English

中国需要报学刊物

■刊痕
2004-02-11 来源:光明日报 谢其章 我有话说

报刊,人们通常是混为一谈的,最早是这样,后来二者剥离开来,报,特指报纸;刊,特指期刊,二者都有了专门的定义。20世纪20年代戈公振写出了《中国报学史》这部大著,先行一步,本应该也有的一部《中国期刊学史》跟随相匹,却迟至今日亦未出世,只是一些零散不成巨篇的小议偶尔谈谈期刊。所以,当我看到《报学》创刊号并买下它时,自然而然又联想到期刊史的命运,什么时候能拥有一册——“我记得他有一本用深蓝色的丝绸装订成的《中国报学史》”(戈宝权1955三联版《中国报学史》前言)那般模样的《中国杂志史》?《中国报学史》有极大的文言成分,戈公振本欲用白话来改写,一直未能实现,戈宝权也未完成家叔遗言:“现在要请你叫宝权替我用白话完全写过。”一书之成,其难如此。

《报学》由燕京大学新闻学会出版,时在1941年8月1日,仅出一期即止。属珍稀品种,知者不多。刊名由燕大国文系教授吴雷川题署,李寿朋撰《发刊辞》。

兹将本志全目照录:《中国报业的演变及其问题》(刘豁轩)、《报业十年回忆录》(孙瑞芹)、《中国报纸新闻索引法》(张景明)、《中国版权法》(罗文达著高庆琛丁龙宝合译)、《米苏里大学之报学院》(饶引之)、《新闻摄影》(宋献彝)、《报纸与罪恶新闻》(首第成)、《公意投票》(刘豁轩,燕大学生公意投票)(刘豁轩、张景明)、《中国小型报纸》(许邦兴)、《英伦报业概况》(张云笙)、《宣传分析专叶》(丁龙宝等译)。

别以为这些都是深不可测的高头大阐,其中很有一些有趣的材料呢。如《中国版权法》里讲了古代中国学者维护自己版权的故事,有的转录自叶德辉的《书林清话》,有的则引自那些很稀僻的书籍。本文谈及翻版的经济原因,先谈中国作家的收入——“据一般人的说法,中国作家中只有4个人能以著作谋生:梁启超,鲁迅,胡适和林语堂(后来又加了个张恨水)。”

在《中国报纸新闻索引法》里,作者举了个有趣的例子——例如5月7日实报所载“大飞贼荆根荣昨落网”消息一则,若欲为之作索引,则其类题可为“飞贼”,亦可为“窃盗”,亦可为“荆根荣”。在这三个类题中,“飞贼”最直接切要。因为以后有人想起找这个材料,一定想到“飞贼”,不会想到“窃盗”。假如他的名声有燕子李三那样大,则“荆根荣”亦可作主要之类题。不过,他是初露头角,这段新闻之类题,应为“飞贼”。类题作定之后,即将报纸的标题抄下。但报纸标题有的是一行,有的则有数行。若为一行标题,可以抄录下来,但若有两行或两行以上标题,则应把最足以表示出那个事实的一行,放在前头,次要的引题或小题,放在后边或竟省去。例如荆根荣这段新闻,实报的标题是:飞檐走壁不亚燕子李三大飞贼荆根荣昨落网。上列报纸标题,当然以“大飞贼荆根荣昨落网”为主题。头一行不过是形容荆根荣的技术的引题,“飞檐走壁不亚于燕子李三”应写在此行,而不应省去;因为若没有燕子李三作陪衬,荆根荣也不能算作大飞贼了。

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趣。收集旧刊的过程中,增益知识也是一乐。那一篇《报纸与罪恶新闻》也极佳且有现实意义——“事关报业伦理极有趣味”,作者以“最近北平发生孀妇以菜刀砍毙故夫前妻所生二子一案”为例,引申至“罪恶新闻记载之报学原理”,立论见识,文笔俱佳。都说杂志比报纸有深度,诚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