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五个要素:人才、技术、管理、资本和政策。而政策又会对其他要素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在人类生活中所涉及领域之广,涉及层面之深是之前任何产业无法比拟的。生物技术产业目前正在全世界面临腾飞,中国能否抓住这次机遇,不但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目前我国的一些现实状况制约了生物技术产业在国内的发展,需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解决:
生物技术产业本身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改革开放前国内培养的生物技术方面的人才凤毛麟角,而且停留在传统生物技术的层面上。只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的大专院校才开始较大规模地培养生物技术人才,并开始进入分子生物学的层面。而生物技术作为一个实验性学科,决定了这个领域的人才只有在研究生毕业后,至少有5年以上的实验室工作经验才能独立地完成对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所以当一个生物技术创业人才出现的时候,他(她)的年龄可能已经到了35岁上下。而现实的情况是,历年国内优秀大学培养出来的生物技术方面的学生的数量本就不多,而且基本上绝大部分流向了海外,尤其是北美地区。由于这三个层面的原因,导致目前国内缺少生物技术人才。要解决人才瓶颈,首先要大力从海外吸引生物技术方面的学人回国。此外,应加大国内对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力度,尤其是开发型、创造性人才。国家已经启动学研产基地计划(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计划),力图为中国培养出开创型、创业型的人才。但是,这个计划要到3至5年之后才能培养出人才,而且这个计划的推动也要靠国内的生物技术产业来带动,但国内的生物技术产业非常薄弱,影响到这个计划的完成。因此,要发展中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吸引海外的生物技术学人归国创业是必经之路。
目前,在国内的各个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中,生物技术领域的一批40岁上下的学术带头人基本上都有海外教育背景,这个事实说明这些海外学人在我国生物技术产业领域的重要性。而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也需要大量这样的人才。
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生物技术产业的特点就是无形资产远远大于有形资产。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是它的高新技术,这往往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脉,所以整个国家真正对无形资产的认知、认同和认可成为了高新技术包括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在这个问题上还存在缺陷,直接表现为无形资产在股权结构中都在35%以下。与此相对照,在美洲,生物技术高新企业在创建的时候,在第一期、第二期的融资中(即种子资金期和风险投资期的时候),一般都是技术出资者控制了50%以上的股权,而资本出资方是小股东,这种情况在北美非常普遍。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融资的不断增多,创业者(技术拥有者)才逐渐失去了绝对的控股权,但企业本身却是一个完整的现代企业机制。在这方面,尽管我国明文规定,只要技术出资方和资本出资方双方认可,无形资本可以突破35%的股权,但是目前在国内,企业在注册过程中,无形资产占有企业股份超过35%不被认可。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在很多政府部门领导、上市公司的企业家、民营企业家的理念中,并没有将无形资产看作是具有与有形资产平等的价值。如果国内不能做到对无形资产价值的真正的认同,那么很难将海外优秀的无形资产引入国内,也很难将国内优秀的无形资产产业化。
生物技术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它需要的前期资本投入非常大,所以资本的融通渠道问题就非常重要。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资本融通渠道只有创业者个人出资;上市公司、民营企业投资;政府的风险投资;国家科技部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五种。其中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的投资因为上面所说的缺乏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和认可,导致他们常常希望在所投资的企业中依靠他们所提供的有形资本来控股,从而打击了创业者的积极性。而在全球生物技术最为发达的北美,中小企业资本融通渠道要多得多,他们可以通过创业者个人出资、私募资金、政府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由银行管理,政府担保比例从75%至90%)、工业研究基金(通过审批后的拨款,如:美国的国立研究院、加拿大的工业科技部)、风险投资、银行贷款、企业并购(兼并、合作、战略联盟)战略投资、上市融资(IPO)、政府的养老基金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等渠道融通资金。畅通的融资渠道带来了充足的资金,很好地促进了生物技术企业的发展。
目前在我国,缺少完善的信誉系统已成为阻碍中国产业发展的严重问题。如何建立完善的信誉系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刺激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政策,如:个人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因为有高风险,那么这笔投入如果得到了收益,政府将对此收益免征所得税。对此,我国可以考虑借鉴。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但关系到保护创新、保护研究与开发的积极性的问题,还关系到创新与研发的可持续进行的问题。知识产权被盗用,必然会造成一种核心技术为大家所共同拥有,企业为了生存在市场上相互压价,进行不正当竞争,最终造成每一家企业都利润不足,没有钱投入新的研发,由此势必会造成恶性循环。
此外,我国生物技术产业还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来刺激创新、刺激研究与开发。以上这些问题如果得到解决,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针对上述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2003年底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的泰达华生生物技术及医药国际研讨会上,以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评委会主席Jan-Ake Gustafsson、加拿大前国务卿Gerry Weiner为代表的来自美国、加拿大、瑞典等国的十余位国际知名人士;以刘以训院士、李载平院士、施蕴渝院士、侯云德院士为代表的近百位国内生物技术领域专家;以及相关政界、学术界、企业界、投资界近500人出席了会议,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为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出谋划策。
在谈到人才问题时,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副书记胡伟指出,中国发展生物技术产业,迫切需要熟悉科技成果产业化操作的人才,他们能够及时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帮助企业迅速做大做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金融中心主任张海鱼指出,生物技术企业由于专业化程度高,与其他行业相比呈现出极度的信息不对称。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以及金融投资方面的人才大多不懂生物技术,同时,生物技术人才又不懂市场开发,因此,造成了产品研究与市场环境脱节。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大批对生物技术有一定了解并熟悉产业化政策和程序的“双料人才”。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已在制定激励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以便在投融资、税收、进出口、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更有利于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与会人士一致希望,通过本届泰达华生生物技术及医药国际研讨会的召开,能够推动中国生物技术产业政策尽快出台,营造良好的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环境,从根本上解决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