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

光明视点
2004-02-13 来源:光明日报 “光明视点”记者:邢宇皓本期策划:夏欣 徐可 我有话说

本期提示:既缺乏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作为高校基础公共课的大学语文,面临着尴尬的境地。高校教学体制中的某些不合理因素更让一些优秀教师纷纷远离大学语文的讲台。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学生对中文的驾驭能力、对文学的品鉴水平却不容乐观。随着高校课程改革的推行、各类人文课的兴起,“大学语文”的未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大学语文同中学语文到底有什么区别?大学语文同人文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关系?大学语文课和学生的专业课是什么关系?我们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大学语文教材?”在近日召开的一次大学语文研讨会上,武汉大学的吴天明教授一口气抛出了一连串的问题。问题看似突兀,实际上是有感而发。

近一段时间以来,在全国各高校面向非中文系学生开设的大学语文课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人认为大学语文是高中三年语文教学的简单重复,戏称其为“高四语文”;在人文课陆续登陆大学课堂之后,不时有媒体发出以“大学人文”取代“大学语文”的呼吁;在不少高校,大学语文正在为各种专业课“让路”,课时被不断压缩;而仅在各高校较为“流行”的《大学语文》教程就有数百种之多,“各自为战”似乎让大学语文本身少了些权威感,也让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危机的逼近。

日益边缘化的大学语文

对于“大学语文在高校受不受重视”这一问题,“原则性”的答案和“实际性”的回答截然对立。作为基础公共课,大学语文同政治思想课、外语课一样,几乎在国内每一所高校都有开设,这本身就说明了它的重要性。但是,事实上,大学语文既缺乏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我们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对他们的外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但他们的汉语水平如何,就没人管了。”这句话说起来有点荒唐,却是事实。很多老师反映,在各自学校的教学办公会上,他们经常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大学语文这门课有什么用?”不仅是课程,教师也在被日益边缘化。“‘你怎么在教大学语文呢!’”湖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郭康松教授说,他的不少同学在听说他教大学语文课时,都普遍感到惊讶。惊讶的语气背后,潜台词不言自明。大学语文不是独立的学科,在很多人眼里,教授大学语文的老师自然也就失去了“研究方向”。不仅在科研上不受重视,就连申报“精品课程”,也无法同专业课在同一起跑线上,“基本没有申报的希望”。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无形中“矮了别人一头”,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不少优秀教师不愿承担大学语文的教学任务,许多学校只好指派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去上课,而“过渡”几年后,这批青年教师也迫不及待地纷纷“转岗”,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在岗的优秀教师,大多仅是凭着对大学语文的热爱和对学生的责任感而勉强支撑。以湖北大学为例,郭康松表示,如果没有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杨建波教授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带领一些青年教师进行大学语文的探索,该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完全可能是另一个样子。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大学语文是否有必要开设

谈到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回溯当年设立大学语文课程的初衷。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目的有四点:一,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提升精神文明;四,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在今天看来,这四点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我曾经要求学生写一篇千字文章,不得出现错别字或语句不通顺的情况,结果,95%的学生做不到。”一位老师这样告诉记者。而当记者向其他老师求证时,他们表示,没有精确的统计,“但估计差不多吧。”随着高校扩招,入学生源的语文素质更加令老师们担忧,“有的学生连假条都写不明白。”“难道仅凭几十个课时的大学语文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有的老师质疑。“那不正说明应该加大而不是减少大学语文的课时量吗?”更多的老师反驳道。

在绝大部分教师心中,大学语文的“实用性”只是其教学目的的一部分。“一个人可以不会写诗,但不能不会欣赏诗歌。我们要教会学生们如何鉴赏美”,湖北大学杨建波教授说。她并不否认有些学校可能将大学语文上成了“高四语文”,但她认为,“问题不是出在课程上,而是出在教法上。中学语文的部分失误在于,教师占据了所有的时间、讲授了‘所有的’知识,但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利用时间,如何自主获取知识。”同时,她认为,大学语文课有助于学生们去体会文学中蕴涵的人生哲理和体悟。“比如,现在的孩子们耐挫折能力非常差。我们在讲授苏东坡诗词的时候会结合作家的生平,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树立不屈不挠的人生精神。在这个意义上,语文教学同样是一种人文教育。”

但是,也有老师提出了不同看法。同是湖北大学的王勇副教授认为,大学语文不应承载太多的教育责任。传统文化、文学、历史、哲学等等负载在一门课程上,“大学语文就像一辆载重卡车,它已经超载10倍、20倍了。”或许正是如此,有的高校正在酝酿用更加细化的课程代替现有的大学语文课。据悉,武汉大学正在计划设计多达50门的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供学生选择。然而,杨建波认为,“大学语文用文学的艺术形式,以情感育人,这是任何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都无法取代的。”

由此不难看出,不仅大学语文教学圈外的人士对大学语文有诸多议论,即便从事此项教学的教师对它也有不同的看法。或许,这也正是大学语文遭遇的又一个尴尬吧。

大学语文如何走出尴尬?大学语文的未来何去何从?似乎还没有人说得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任何高校课程改革的规划中,文学乃至传统文化的普及都应该得到强化而不是削弱。在这一点上,很多高校还距离目标很远。谈到这点,已年近七旬的武汉大学唐荣昆教授有些激动。“爱因斯坦说过,对世界名著、文学名著没阅读、不欣赏的人,等于高度近视的人不戴眼镜。”随后,他又引用了郁达夫在《怀鲁迅》一文中的一段话作为补充:“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可怜的族群;有了伟大人物不知道拥护、爱戴和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一字一顿之间,溢满老人的殷殷之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