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通常是枯燥沉闷的政治理论课,如今在广西大学成为老师爱讲、学生爱听的热门课程,课内课外反映热烈。这一变化发生在该校轻工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单独开设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课试点班上。以试点班为载体,广西大学积极探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的新途径,使政治理论课普遍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
社会生活不断发展变化,学校的政治理论课也应与时俱进。为了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课打造成精品课程,校党委决定从抓教材建设入手。
“作为学生,最想从政治理论课了解哪些内容?希望教师应该怎样上课?”学校就此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校党委组织一批理论功底深的教授,着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编写,同时立项开展“三个代表进课堂”课题研究。在这里,教授们既是“三个代表”理论教材的编撰者,又是课题立项的研究者,同时还是“三个代表”理论课的授课者。教师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神实质的深入研究和领悟,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对当代大学生的前途与发展有何重要意义?”李红波副教授生动的开场白一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
这是关于民族精神的一次讨论课。罗宗火教授给学生们放映了40分钟的录像《走向复兴》,接着让学生们举一些例子来解释民族精神。从谭嗣同、孙中山时代的革命精神到杨利伟等航天人所体现的航天精神,学生们滔滔不绝。在罗老师的引导下,民族精神的抽象概念逐渐被学生领悟,并升华为一种民族自豪感。
学校在轻工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单独开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课试点班。试点班由十二位参与教材编写的专家教授授课,每人就自己的研究课题讲一专题,分别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等12个课题。教学形式以专题讲座为主,结合原著选读、课堂讨论、录像欣赏、社会调研和写心得体会等形式。课程的最终考核也采取灵活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一篇论文,或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专题来写心得体会,既考核了学习效果,也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门课十二位教授上,每位教授讲课风格都不一样,很新颖,学起来一点都不觉得乏味。最重要的是,我们汲取了十二位教授的理论精华。这样的课谁不爱听?”轻工院罗香莲同学说。
注重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是试点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课的重要特色。学校利用实习或假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基层、农村,让学生们走向社会,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过程。一些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企业出谋划策,为农民群众带去科技知识。很多学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写出调查报告或实践论文,学校将学生的成果编成《实践文集》。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入脑入心。机械工程学院屈玉峰同学说:“我们在理论的指导下去实践,通过观察和咨询,掌握了大量的资料,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含的如此丰富的内容。”轻工学院刘成丽同学说,“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懂得了,只有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和人民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