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潘家园旧货市场,名闻遐迩。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那年随丈夫访华时点名要来“潘家园”看看,在她最近新出的回忆录《亲历历史》中还念念不忘此事;泰国公主诗琳通访华时,在离开北京当天临上飞机前还在“潘家园”游览购物,陪同人员几次催促仍依依不舍。
全国十多个民族的客商,远到西藏,近的津冀,逢双休日,如赶大集一样汇聚到“潘家园”,摆下3000多个摊位,工艺品,收藏品,装饰品,民间旧货比比皆是;游人或购买或鉴赏,人少时有六七万,多时则高达十万。
年初的一天,我们专访了这个市场的总经理崔新未,探询这个魅力无限的市场火爆的原因。
谈起市场的发展,崔新未娓娓道来。
潘家园旧货市场的发展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1991年,在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南路一块待开发的建设用地上,群众自发地形成了一个地摊市场。摊位从几十个很快发展到二三百直到上千个,在马路两侧对开两排。开始只是个杂货市场,后来渐渐地旧货、收藏品成了主流,而且还因此出了名,不仅吸引了普通收藏爱好者,而且专家、海外宾客也慕名而来。到了1994年,因为堵塞交通,扰民,影响市容,这个市场面临着是撤销还是继续发展的问题。从1994年到1997年是第二阶段——市场有了围墙、遮雨棚和一排排水泥交易平台。崔新未感慨地说,当时条件虽有改善,但仍是刮风一身土,下雨两脚泥。可客商、游人却仍不断增加。1998年开始,“潘家园”进入改造设施、加强管理、加快发展的第三阶段。
如今潘家园旧货市场占地48500平方米,分为工艺品大棚区、古旧家具区、古旧字画书刊区、古建经营区等四个经营区。
谈到这个市场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成为全国最早、最大的旧货市场,崔新未认为除了它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外,还有四个原因。
一是它符合首都北京文化古都的氛围和传统。在老北京曾有晓市,交易的多是旧货和杂物。一般都挨着城根儿或坛根儿,如崇文门外的东晓市,就离天坛不远。北京解放后,晓市渐渐消失,只留下东晓市、晓市口这样一些地名。二是改革开放几十年,人们的生活水平大为提高,手头有了些富裕钱,可以用于收藏品投资。三是如今是太平盛世,逢盛世,收藏兴嘛。四是北京市委、市政府和朝阳区委、区政府的鼓励与支持。市、区领导曾多次到潘家园进行调研,不但肯定了这个市场的成绩,还对发展特色市场等做了具体指示。
崔新未说,一点不夸张,每逢开市的日子,凌晨四点半钟,“潘家园”已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很多人打着手电来淘宝。
“潘家园”为什么这么吸引人呢?崔新未说主要是有两个特色。第一个特点是假日市场。开市时间从过去的逢星期天到现在的逢双休日,时间固定,雷打不动,双休日凌晨四点半必开市。即使是春节等黄金周,也不例外,不管社会上如何调整休息日,“潘家园”也是逢双休日必开。这就给全国各地的客商和游客提供了十分准确的信息,只要你愿意,逢双休日,你来就是了,“潘家园”决不会让你扑空。第二个特点是地摊交易,商户的货物就摆在地上,客人可近观,也可随手拿起来挑选。买卖双方处于一个平面,不用仰俯,你漫天要价,我就地还钱,言语间透出平等,交易起来灵活方便。
“潘家园”里都有什么货色呢?主要是日用旧货、仿古工艺品、现玩、瓷器、玉器、旧家具、旧书,等等。当然也可能有少数国家允许在民间交易的古董。但要想在其中淘换到宝贝,就要有眼力,这眼力就是知识就是水平。有人在这里交了学费,有人在这里找到真宝。
据说,有人用几万元买了幅又黄又旧的古画,请人一看,原来是假的;有人花200元买了个据说是宋代的瓷碗,以为拣了一个“漏儿”,可专家一过眼,说是新的,连十元也不值。当然也有人在这里找到了自己心爱的东西。据说有一位电话机收藏者,其家中的旧电话机琳琅满目,多是从“潘家园”收得的。一位老者在“潘家园”见到一套清代的善本书,为得到此宝,他把身上的钱全给了摊主,连乘公共汽车的钱也没有了,只好抱着他新得的宝贝走路回家。
据了解,潘家园旧货市场日交易额达百万余元,年交易额超4亿多元,年利税2000多万元。无论从占地规模、商户数量、交易额、客流量等哪个方面讲,“潘家园”都堪称全国旧货市场第一,被誉为全国种类最全的收藏品市场、全国最大的民间工艺品集散地。
对此,崔新未自豪地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民间旧货、工艺品、收藏品、装饰品在此大汇聚、大交易、大流通,尔后又传播到全国各地、世界各地。“潘家园”繁荣了首都文化市场,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同时提供了相当多的就业岗位,促进社会稳定,更不用说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现在“潘家园”已成为首都文化市场的重要品牌,连国外商人都很了解。在欧洲的旅游地图上1995年就标上了北京的这个旧货市场的位置。
那么,潘家园旧货市场还能不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魅力和影响力呢?
崔新未勾勒出一幅发展蓝图:市场服务上要进一步完善,今后要发展金融、托运等服务项目;经营上要进一步拓展,在古旧家具、书刊、收藏品三个方面力求更精更全,满足各个层次的需求;文化内涵上要进一步强化,如举办展览、拍卖会、鉴赏讲座、文化交流等活动。
除了这些,崔新未还说要以潘家园旧货市场为龙头,形成从仓储到加工、修复、会展、托运服务等一条龙的潘家园文化园区,使之同丰台区的花卉文化、宣武的宣南文化、崇文的古迹文化相呼应,继而推动以文化为特色的首都南城经济的发展。那时,潘家园旧货市场的魅力传播得会更广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