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1984年至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1986年赴加拿大留学,1991年在加拿大一家生物企业从事研发工作,1995年回国创业,现为天津泰达华生生物园首席执行官。
今后的十年是世界生物技术产业获得起飞机会的10年,也是生物技术企业大面积创业的10年。中国能否抓住这次产业革命的机遇,今后10年是个关键。
像其他高新技术产业一样,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五个根本要素,即技术、资本、人才、管理和政策,缺一不可。目前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需要大量既懂生物技术又懂企业管理的双向人才。
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国的高等学院培养了大约10万生物技术及相关人才。目前在海外的30多万学人中,大约有三分之一分布在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这说明了这样几个问题:其一,我国在改革开放后20多年里培养的大量生物技术相关人才目前仍滞留在海外;其二,国际市场大量需求生物技术方面的人才;其三,作为人力资本,人才在按照市场需求和价值取向合理地流动;其四,生物知识及相关技术正处在一个爆炸时代,生物技术产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起飞状态。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我们新培养出来的生物技术人才仍在按照市场规律流向国外生物技术与产业的发达地区。
据悉,我国目前生物技术与生物医学企业不会超过400家(无自主创新能力的六千家药厂除外),从业人员不会超过5000人,且大多数水平偏低。如果我国要想抓住这次生物技术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真正地创建出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企业乃至优势产业,并能在国际上占有至少四分之一的生物经济总量地位,就必须在今后10年内创建至少5000家生物技术与生物医学相关企业,从业人员应达到5万人以上。显然这一任务是艰巨的,目前的状态是十分严峻的。
创建生物技术企业需要双向兼通的生物技术创业型人才。生物技术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产业,技术门槛高,人才门槛高,相对投资周期长。生物科学技术是一个典型的实验性学科,大学本科毕业生只能算是刚刚入门,只有在研究生毕业5年甚至10年之后,才具有产品和技术的开发能力。因此通常情况下,在这个领域能够扮演创业者角色、能够挑大梁的人平均都在35岁至45岁之间,显然这将增加创业的周期和难度。
我国的大学教育多为应试教育,由于受学科和学制设置等因素的影响,在目前体制下培养出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更偏重于基础理论,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均存在着缺陷,无法满足现代生物技术企业发展的需求。更何况在多数情况下,成绩较好的学生又多选择了出国深造和发展,这对于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缺少技术梯队的窘境更是“雪上加霜”。
要想发展中国的生物技术产业,显然需要在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上“双管齐下”。在目前这个阶段,吸引海外生物技术学人,尤其是在产业界具有工作历练的学人回国创业,成为产业的领导者、研发的主力军,是各个新经济区域和各级科技、经济部门领导者的责任。与此同时,通过新的办学机制建立生物技术工业硕士、工业博士和工业博士后体系,培养大批一流产业界技术和管理兼通的人才,已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