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是世界航海的奠基人,又是发展航海科技的带头人和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创者。他前后历28年,七涉西洋,打通并拓展了中国与东南亚、东非、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的海上交通。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时间最早、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活动范围最广的航海活动。郑和与南京,有着千丝
历史悠久的龙江宝船厂
郑和航海事业的发祥地在《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国》图册中,首页便是龙江宝船厂。龙江宝船厂遗址在南京秦淮河入江口的西侧,郑和下西洋的船只多在此修造。龙江宝船厂有作塘七处,目前尚存有上四坞、下四坞、六作塘和文家大塘等4处遗址,长500米,宽40至60米不等,隔一道江堤与夹江相通。
在《龙江船厂志》中,有一幅龙江船厂平面示意图,详尽地描绘了船厂的分布结构:船厂濒临长江,靠近龙江关,故称龙江船厂。厂内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船厂的指挥机关——提举衙,另一部分便是作塘、河道及桥梁、江河标志等。
《明会典》记载,龙江宝船厂“改造海运船249只,备使西洋诸国”。1957年5月,有村民在塘泥中发掘出一根巨型舵杆,长11.07米,直径40厘米,系广东铁梨木制造,出土时木质尚坚硬透红,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1965年,又在文家大塘中捞出一段长2.21米、宽厚60厘米见方的绞关木,尚留有4个安装车关棒的孔,现存南京博物院。之后,又陆续发现造船用的油泥、棕丝、石灰、石臼以及铁锚、铜锚等物品。这些实物都是船舶部件和造船材料。这些物品是由钟山南麓的桐园、漆园和棕园所就地供应。
郑和史迹遍布古都南京
作为郑和七下西洋的发源地,有关郑和的历史遗存在南京随处可见。
郑和墓地处风景优美的佛教牛头宗发源地牛首山的南麓。1985年郑和首航西洋580周年前夕重修。南京城东的明故宫遗址,是明代时全国的政治枢纽,明成祖朱棣就是在这里决定郑和下西洋,开创了一番震惊世界之航海伟业。马府街是郑和故居所在地,其府邸后花园遗址为现在的郑和公园。附近的净觉寺,初建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宣德五年(1430年)遭火灾被毁。此时,恰值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前夕,宣宗皇帝特准郑和所请重建清真寺。
现存净觉寺,有院落四进,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占地面积225平方米。数百年来,净觉寺一直是南京地区的回族名流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北行出挹江门,有静海寺与天妃宫碑。静海寺系为嘉奖郑和功勋而建,寺内主要供奉郑和从海外带回来的珍宝。静海寺当年号称“金陵律寺之冠”,几经沧桑,现存的建筑物有主厅、主房、厢房和一个占地600多平方米的大院落。永乐十四年(1416年),永乐皇帝以“御制”名义所立的天妃宫碑碑高5.48米、宽1.72米、厚0.58米,系国内遗存的有关郑和碑刻中最大的一通。
系列纪念活动凸现文化南京主题
1985年7月,国家有关部门组织海内外专家学者隆重举行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会议,会议在北京开幕,到南京闭幕。与此同时,中国第一个专门研究郑和的学术团体“郑和研究会”在南京诞生,第一本专门研究郑和的学术刊物《郑和研究》在南京问世。
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首航西洋六百周年的纪念日。作为郑和下西洋原始出发地的南京,2001年11月份,市长办公会决定由文物、园林部门协助鼓楼区政府限期建成龙江宝船厂遗址公园。2002年8月22日,有关部门召开专家座谈会,以“郑和与南京”为主题,拉开了600周年纪念活动序幕。2002年10月18日,江苏省暨南京郑和研究会与南京市白下区政府联合召开了“迎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学术研讨会”。
郑和下西洋的原始出发地是南京下关,南京市政府正依据明朝葛寅亮所著《金陵梵刹志》、《金陵玄观志》之文字和图片资料扩建静海寺,复建天妃宫。此外,南京还投资1.1亿元,扩建郑和公园,恢复郑和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