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遗产的“语境”也是保护对象

2004-03-17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抢救民间文化遗产时,不能只保存它本身的文字或图象,即“文本”,也应该记录下文本使用时的情境,或称“语境”,否则会使抢救工作留下严重的缺陷。这是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张余的忠告。

张余亲身参加了《中国谚语集成》的搜集和编辑工作。他发现对民间谚语的抢救和收集,只留存了谚语的具体词句,而没

有记下它具体的使用环境,这样不利于读者的理解,研究者也会因不了解谚语的使用背景和方法产生误解。他认为,如果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只重“文本”,忽视“语境”,会使民间文化遗产在“保护”的过程中,发生人为的改变,影响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播和继承。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安德明同意张余的观点。他认为,我国古代在传承文化中有保存“语境”的成功范例,比如集我国古代谚语之大成的《古谣谚》,在记录谚语本身的同时,也记录了该谚语在何时用、何地用、如何用以及被谁用,提供了对“文本”有解释意义的宝贵信息。美国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民俗学“表演理论”,也注重从“语境”来了解“文本”,强调“文本”和“语境”的统一,因此他们的研究成果远远超越了前代。当代的民间文化工作者,不仅应该了解这种保护“语境”的观念,也应该把这种观念体现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对民间文化遗产进行“立体”全面的保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