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本质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此相应,高校德育工作应当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促使学生追求自身完善,获得整体全面发展。可以说,以人为本的理念为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一个面向21世纪的优秀人才,必须德才兼备。德才兼备是成才立业、奋发有为的前提。一个人如果志大才疏,固然成不了才,但如果没有优秀的思想品德,也难以成就事业。这里有两个基本观点,一个是:成小事,靠业务本领;成大事,靠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另一个是: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中国古代强调做君子,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德才兼备,才会对理想、信念、道德、责任进行升华。
道德价值:全面发展的内涵
社会发展到今天,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要重新审视选择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教育的本性是育人,是提高人的素质。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教育看成是工具,一些家长把教育看成是谋取优越职业的敲门砖。这都曲解了教育的本质,不利于人的发展。人来源于教育、生成于教育、提高于教育,教育的重要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让学生回答两个问题:人类应该怎样存在,人生应该怎样度过。也就是说,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只是服务社会的手段。前者的学习是根本性的,后者的学习是工具性的。但在这个问题上往往认识错位,重智轻德。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塑造,必然导致学生片面发展,有智商但没智慧,有知识但没有文化,有文化但没有教养,有欲望但没有理想,有目标但没有信仰,有青春但没有热血,这将是非常危险的。
道德教育的缺失必然导致功利主义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的主导倾向是:重视现实,轻视理想;热衷功利,漠视义理;珍视个人,忽视社会;关注物质,鄙视精神;趋附感性,拒斥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的概念首先是道德教育的概念,教育事业首先是一项杰出的道德养成事业。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的塑造。道德人格、道德品质的培养比谋生手段的训练、竞争能力的培养、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难,更根本、更重要。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能做好任何一件事情,一个工具化的人只能机械的完成一件事情。人品第一,学问第二;文品第一,文章第二。道理就在于此。
非智力因素:全面发展的主导
美国哈佛大学情商教育理论认为,人生成就最多20%归诸于智商,80%归诸于情商。谁的情商开发的好,谁的优势就大,成功的机会就多。人的知识积累和能力的形成发展,不仅取决于知识要素,更重要的是受到健康情绪的激励,高尚人格的引导,意志力量的支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驱动。当代社会,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尤为突出。在任何领域,情商的重要性是智商的两倍,特别是在管理层,情商比智商重要九倍。情商就是有自信,有自知之明,有自律,和人的关系处理得很好,有同情心,工作主动投入,有热情。情商的培养是对人性的一种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完善。情商教育目标就是具有充实的精神世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合适的情趣动机,完善的情感生活和健全的心理环境。情商实际就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一种做人处事的道理。
人文教育:全面发展的底蕴
21世纪是新的综合世纪,认识世界的重大发现和改造世界的重大成果,都将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西方科学与东方哲学的结合,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1世纪要求创新人才必须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科学知识是客观世界的知识,人文知识是精神世界的知识,古今中外的大家,皆两者皆备。人文学科是研究人本身的科学,包括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文学是幻想,历史是记忆,哲学是思维结果。高层次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主要依靠文化的积淀。人文学科具有体验性、教化性和评价性特点,它可以使人的情感得以陶冶,心灵得到升华,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正如美国一项权威调查报告所指出的,人文学科告诉我们如何设法对付生活中永恒不变的基本问题,那就是:正义是什么?应该爱什么?应该保卫什么?什么是勇气?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卑鄙的?世界大哲学家怀特认为,天才是一个人的心灵中产生了有意义的综合。竞争诺贝尔奖的选手需要深厚的人文底蕴,需要大思路、大智慧、大视野。爱因斯坦以其深刻的哲学思想提出了相对论,贝多芬的音乐本质上体现了康德哲学思想的旋律化或音响化。接受知识需要理性,科学创新的灵感则依赖于悟性。培养创新人才,需要从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文化进步的高度,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实现高情感与高科技的联姻,人文气质与科学精神的合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核心
没有个性就没有人才,没有创造性。人无个性必平庸,个性愈强,愈能出类拔萃,取得成功。如果求全责备,舍长择短,扼长补短,只能助长平庸,抹煞卓越,埋没人才。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没有个性发展的全面发展很难说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没有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可能是一种畸形发展。我们要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鼓励创新,在合格达标的基础上支持冒尖,在规范要求的同时发展个性。个性是教育的灵魂。高校教育应从标准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信息社会的特点是多样化、个性化。以往高校教育工作强调标准化,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来临,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标准化教育对人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阻碍作用。国内用人单位选人出现一种新观念。他们认为,性格比能力重要,原因是如果一个人能力不足,可以通过培训提高,但一个人如果性格不好,改变起来就很困难。性格是个性中最核心部分,人的性格千差万别。教育工作要尊重学生的特点、爱好、追求、兴趣,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国际人才素质:全面发展的借鉴
随着我国加入WTO,人才国际化进程加快,我们要认真研究国际人才的基本素质。国际人才标准在经历了资历取向、能力取向的阶段后,已向品行取向阶段发展。
我们可以从著名跨国公司在中国选拔人才标准得到启示。IBM对人才的要求是必胜的信念、又快又好的执行能力和团队精神;美国微软青睐“有激情的人、聪明的人和努力工作的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提出用人标准两条:聪明和进取心。日本强调人才要有A、B、C、D四项指标:A抱负、B信心、C制定计划、D行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评价优秀学生指标有四个:第一是品格质量,包括责任感、价值观、判断力等;第二是头脑质量;第三是对学校作出贡献的能力;第四是专业潜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实施“领导者形象”的品德教育计划,他们把品德定义为:领导才能、诚实、尊重他人,具有个人责任感。哈佛商学院在学生攻读MBA学位的两年里,灌输重视道德的价值观,寻求培养“讲道德、守纪律”的领导人。现在国外对优秀人才的评价主要参考六个标准,品行、动机、潜能、理解力、知识、经验。它们的重要程度是依次递减。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用五句话表述:没有品行光有动机很危险;没有动机光有潜能是无能;没有潜能光有理解力是有限的;没有理解力光有知识,毫无意义;没有知识光有经验则变得非常盲目。21世纪更加注重人才的素质,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