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文化社会学》彭立荣/著人民出版社
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或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常为人们津津乐道
作者在文章开篇即开宗明义地指出,人们习惯于称之为儒学、孔学、孔孟之道、儒文化等的学说,叫做儒文化社会学更为恰切;儒文化是一个自成体系的、有中华文明特色的、古代中国的社会学,其侧重点在经世致用,其宗旨和蓝图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本质则是以文化学派的形式出现、以规范人在社会中的行为为根本特征和对社会进行整合、治理为根本任务的关于社会的理论和学说。作者特别点明,尽管儒文化中没有社会、社会学等概念,但就其研究对象、对中国社会研究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它具有伦理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婚姻家庭社会学、历史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等多个分支的社会学性质,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整合社会、治国安民等突出的社会学功能。沿着这一线索引申开去,作者择其要者进行探讨并初步建构了儒文化社会学的理论体系框架,还就其发展中的几个基本趋向和与现代中华文明建设的联系问题做出了重点说明。通篇来看,以一门现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学的话语系统来解析最具中国特色(东方特色)、本身就是中国最大传统的儒文化,的确是相当新鲜、大胆、有益的尝试,不失为一种文化创新,学术勇气的背后是足够严谨的科学探索与求实精神。
历史是被时间尘封了的一种过去的客观存在,它缄默不语,却凝聚着不朽的精神智慧。对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而言尤其如此。令人深思的是,在当今这个前所未有的开放环境中,人们有足够的宽容与善意来看待形形色色的外来文明与思潮,却难以平心静气地正视中华民族自己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文化,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几乎只是一种空洞的口号与形式;而且,传统文化动辄得咎,很长时期以来一直处于被批判的地位,甚至被看作是封建余孽的主要来源。因此,面向本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开放,反而是难能可贵。作者在文中一再强调,儒文化经过几千年历史的风雨沧桑,已广泛扎根在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人们灵魂之中,成为最有社会历史基础和人民群众基础的社会文化;儒文化中的精华,代表并反映出了人类的最本质的需求和人伦关系,揭示出了人类文明的本质,对于现代社会文明发展和建设仍有重大指导和启发意义。
必须注意的是,由于近代中国社会处于前所未有的深刻巨变之中,又处于进化过程的曲折缓蹬之中,因而在进步与落后的抗争中,曾被激烈批判过的东西在审视之后常常又获得了可以说明的合理性,理论朝着国情回归。这一过程必然会带来更多的全面性和深刻性,但也带来了更多的困惑和牵缠纠葛。这既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也反映了历史前进的迂回性。时移世易,白云苍狗。传统文化、儒文化不是潘多拉的盒子,也不是聚宝盆或者万验灵丹。以往对传统文化、对儒文化的猛烈批判未必尽然合理,而今天对它们的吸纳、研究、应用也不能兼收并蓄,全盘继承,应根据现时代的需要进行整合与扬弃。从这一点看来,作者在传统文化的吸收与运用上所作的积极探索和努力是有着相当重要的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