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云特大“踩踏”事故、吉林、浙江两次大火和近期数起煤矿爆炸事件等,再次引起人们对公共部门“应急管理”的关注。能否有一支专业化的、训练有素的公共部门应急管理人才队伍,显得格外重要。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危机处理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在人员救助、社会稳定、防范恐怖袭击、恢复正常社会和经济生活中起着关
我国现有卫生、消防、防汛、公安、防疫等行业性机构和职业化人员,在应对公共部门应急管理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未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学科的综合性应急管理机构,公共部门应急管理的专业应急管理人才稀缺。目前全国2800多个县(市)有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从事突发事件方面的工作人员大都兼职,多数未受过系统的职业训练和专门化教育。
针对我国应急管理现状,当务之急是做好公共部门五类应急管理人才的培养:
信息型人才。这种人才是公共部门的“千里眼”、“顺风耳”。他们担负着应急管理的预警工作,其任务是及时、准确、全面搜集信息,而且要不停地更新和反馈信息。信息型人才的核心素质是灵敏性、选择性和责任心。
操作型人才:这类人才是公共部门中现场处理危机和突发事件的专业技术人才,比如消防员、警察、医护人员等。这类操作型人才还要有快速反应能力、很强的协同性和整合现场各种资源的能力。
监督型人才:应急管理中,需要有人专门对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进行记录和跟踪报告,加强处理的透明度并对事件起因、处理、损失和善后评估,。这类监督型人才要求具备很强的专业背景、动态跟踪能力,整体评估能力和政策把握能力。
执行型人才:这类人才是前线指挥官。要求具备领悟力、贯彻力、协同能力,专业背景强、准确把握、果断决策。能领悟决策层的精神,将其很好地贯彻下去,根据事态发展迅速而果断地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的行动计划。
决策型人才:这类人才是应急管理中最高层次的人才,须具备五种核心能力:一对宏观事态的全面把握能力;二对事态发展趋势有超常的预测能力;三有临危不惧、处乱不惊的心理素质;四是熟悉事件的产生、发展、影响及化解方法,能在事态发展的不同阶段作出相应对策;五要对事业、国家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总之,公共部门应急管理人才必须负起应急事件全过程的领导、指挥、执行、实际操作和动态跟踪监督的责任,形成全民动员、集体参与应对突发事件的良性互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