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山西的经济结构调整,许多干部都谈到科学发展问题。山西的干部群众为什么关注科学发展观问题?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山西才能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山西省委书记田成平。
记者:现在干部群众都在谈论科学发展观问题,
田成平: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是我们党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时代要求、世界眼光审视发展问题、把握发展规律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它包含了对发展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深刻认识,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品格与登高望远的胸襟,展示了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和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领导干部要认识到位、行动自觉、积极带头。
记者:请您结合山西的实际,谈谈科学发展观对山西工作的现实意义。
田成平:作为一个以能源原材料为支柱产业的省份,山西的干部群众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深切的感受、强烈的愿望,也深知面临着严峻挑战。山西是煤炭大省,也是全国的能源基地,煤炭出省销量占全国的70%以上,去年外送电量233.23亿千瓦时,目前电源项目在建装机容量为1200万千瓦。山西的突出问题表现为:一是支柱产业单一,经济初级化特征明显,新兴产业发展不足,整体效益不高,增长的自主性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容易出现大起大落;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南部地区和部分矿区经济较为发达,但全省还有35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吕梁县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部分群众生活水平较低,有的还没有解决温饱;三是生态问题严峻,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问题比较严重,水资源的短缺和浪费甚至破坏同时并存,一些地方空气污染严重,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四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社会事业在不少方面发展滞后。这些问题不解决,山西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对山西来说,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迫切。科学发展观既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又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我们要努力让科学发展观在全省深入人心,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
记者: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山西来说,最要紧的是什么?
田成平: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山西加快发展,首先要从经济结构调整入手,因为山西经济社会面临的问题,都与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密切相关。我们从2000年开始,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成效,全省GDP、财政总收入增速由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4年翻了一番多,城镇居民收入由全国第31位提升到第22位,特别是经济结构开始发生积极变化,发展后劲大大增强,生态环境改善,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现在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结构调整的深化和提高,确保经济结构调整2005年明显见效,力争到2010年使我省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达到全国中等或更好一些水平。重点抓好以下三点:一是加快推进支柱产业多元化。我省传统产业比重大、效益低,关键是要实现新型化;新兴产业势头好、有潜力,关键是要实现规模化。我们已经制定了15个行业和领域的调整、发展方案。要加快提升煤、钢、铝、电等传统产业,整合和改造装备制造业,抓好小杂粮、干鲜果、草食畜和蔬菜四大农业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山西旅游资源丰富,要突出抓好五台山和平遥两大旅游区、太原和大同两大旅游中心城市及大运路黄金旅游线的建设,大幅度提升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性和贡献率。二是努力转变增长方式。坚持节水节能、减污降耗、高效安全的方向、大力提高产业素质,发展循环经济。三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山西国有经济比重大,活力不强,必须把调整所有制结构放在突出位置。要彻底消除政策歧视,全面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一切领域,并享受与其他企业同等待遇,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造,参与建设重大调产项目,加强和改善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
记者:结构调整是山西经济建设的“牛鼻子”,但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还要像您刚才说的那样,需要全面抓,全面发展。在促进山西全面发展方面,您有什么想法或打算?
田成平:着眼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还要在四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对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搞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二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重点促进水资源、煤炭资源的保护和节约,突出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和城市垃圾治理,严格实行地区污染总量控制,强化环境管理监督。今年11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要增长20%以上。三是促进区域间的协调。既鼓励太原和其他一些条件好的地方率先发展、快速发展,又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今年再解决5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四是促进发展经济和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协调。在加快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我省城乡还有为数不少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群体,近几年局部地区还遭受自然灾害,对此我们时刻萦系于怀。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城市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问题,特别是住房、就业、看病、子女上学等问题。同时,还要切实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保证一线矿工的生命安全。总之,就是要紧紧围绕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目标,使山西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记者:如何才能走好文明发展之路?
田成平:主要是加强教育、健全机制和端正导向。加强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坚持“五个统筹”,正确认识GDP增长和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着眼全局,放眼未来,全面协调地推进各项工作。健全机制,就是要建立健全科学、全面、严格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做到既考核经济指标,又考核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既考核当前的工作情况,又考核为长远发展打下的基础;既考核项目、工程的建设情况,又考核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情况,防止以偏概全。端正导向,就是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与干部的使用结合起来,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埋头苦干,扎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