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南是客家人集中生活的地区之一,也是客家文化发祥地之一。赣南民间文艺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群众文化生活。但随着一批民间艺人的逝去,很多优秀的传统
客家戏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脍炙人口的民歌《十送红军》,曲调就是由赣南客家传统戏《送郎调》演绎过来的。目前,省市文化部门工作人员正加紧抢救客家小戏,第一批14套客家小戏、一组客家曲牌和歌舞日前已经整理完毕,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被录制成了长约14小时的VCD光盘。如今,工作人员正着手整理第二批客家传统戏。和客家小戏一样需要抢救的还有 客家民歌、客家民舞、客家民间故事、民间美术等其他客家艺术。
像客家女人传统的头发式样,在赣南客家已经很难找到懂得制作这种独特艺术的传人。当地文化部门经多方打听,才在宁都县找到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为了免于失传,文化部门让赣州客家艺术学校的学生们向老太太学习制作传统发式。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的赣县田村镇73岁农民艺人刘盛涵,能扎12大类型40种造型奇特、风格各异、形式不一的花灯,一直在寻找合适的传人。近日,在赣县文艺研究会的帮助下,终于有二位花灯爱好者能继承老人的绝艺。
客家人逢年过节要表演的民间艺术流失也同样严重。“现在再不抢救就要消失了 能表演的都是些村里的老人。”一位老艺人由衷地说。省市文化部门正紧急组织力量整理了其中的16种,其中包括赣县的“东河戏”、大余县的“板凳龙”、上犹县的“九狮拜象”。同时,工作人员还在加紧收集、整理、抢救花轿等其他有特色的客家文化艺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