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符号学与人文科学”国际研讨会召开

2004-04-0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国际符号学学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协办,德意志研究会和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赞助的“符号学与人文科学”国际研讨会,3月2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外学术界的汝信、波斯纳、陈筠泉、藤本隆志、倪培耕、第利、李鹏程、张杰等80余位专家学者在为期5天的研讨会中,围绕符号

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与会者说,当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和人类实践活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和活动的社会化程度日趋增强,一方面使学科越分越细,新学科、新领域不断产生,另一方面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又相互交叉,向综合和整体化方向发展,这就使社会发展中所提出的许多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带有综合性,需要借助于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才能解决。而符号学由于侧重记号的构成、表意方式和交流方式的研究,从而在研究对象和方法方面显示出其他人文科学无法相比的确定性和齐一性。此外,符号学作为跨学科研究的一种方法论,努力避免观点的倾向性,被广泛地看作一种“中性”分析工具,因而极易与各研究领域结合,显示出较大的学科开放性。

与会者认为,文化是人类的符号化的思维和行为。人们精神交往的手段是由一系列可感知的符号单元组成的完整系统,其中最主要的是语言符号系统。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系统,既是人们进行精神交往的手段,又是人们观念地把握客观世界的手段。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运用符号学方法,可以促进人文社会科学话语的精确性和科学性。尤其在跨文化研究中,符号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符号学的观点和方法去整理、分析和研究文化史资料、中国古代典籍等,定会发掘出许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