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与机械文明中的科学化、专业化、工业化的片面发展成为强大的分割力量,在创造了丰盛的物的世界的同时,也造成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以及个体的人自身内部感觉、情感、想象与理性之间的分裂与对立,使人变成片面发展的人,马尔库塞称之为“单向度的人”,这正是将发展片面地定位于对象世界的结果。而经济与审美的互渗和互动,将发展定位于人与对象的关系和谐,更符合人类存在和实践活动的整体性,是与造成“单向度的人”的畸形的经济发展直接对立的。经济与审美的互动,使人的物质活动和物质产品中渗透了更多的审美文化信息,其创造的“消费的规定性”也更多地作用于人的心灵层面,表现出在发展先进生产力、促进经济高度发展、创造丰富的对象世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的同时,也更关注人的精神的丰富性和满足。因为人性构成中的生物性与社会性、人的需要中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人的活动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联系和区别,传统观念中的经济活动更多地向前一层次倾斜,更直接地体现为“物的世界的增值”,审美活动则向后一层次倾斜,直接表现为对人的心灵的敏感性、个性化、丰富性的塑造,直接地追求人的主体性发展。
经济与审美的互动表现为人的物质活动向审美活动升华,再在更高的层面上回到物质活动中去的完整过程,这构成永远攀升的螺旋,显示出发展的永续性机制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作用、双向建构、协调发展之中。丹麦未来学家沃尔夫・伦森认为,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主要转移到精神需求。这正体现了人的需求的特点:量有限,质无限。
人的需求的“质无限”是发展的动力所在,更多地体现为精神需求的提高,这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作用中不断推进发展的。“为主体生产对象”只是人类经济活动最切近的、最直接的目的,更倾向于适应和满足人的现实需要,体现为对象世界的丰富,但对人的全面发展来说,还不是完整的过程。只有到了“为对象生产主体”的阶段,才算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良性的发展循环,因为这时的发展落实到了主体的更新。从这一角度看经济与审美的互动:其一,使物质产品中凝结了更丰富、更深刻的人性内容,在适应和满足人的现有需要的基础上,更以独特、新颖、富有情趣的材质、形式、色彩、款式、风格等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心灵,更倾向于发掘和引导人的更高层次的潜在需求和本质,使人越来越超越纯粹动物性的局限,发展了“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使人的一切感觉“成为人的享受”(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正是人类经济活动向精神层面的深入与拓展,是经济活动的人文性、进步性所在。其二,这也使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萌生和发展起来的审美需求、审美的文化观念克服其纯粹的抽象性,在经济活动中越来越扮演重要的角色,表现了人类以更高的精神要求引导物质生产活动,人类先进的文化观念最后会转化为马克思所说的“精神生产力”,终将回到物质活动中去的完整过程。经济与审美的互动表现了生产与消费、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作用、双向建构、协调发展的完整过程,表现了人类物质实践活动的进步必将在更深的层面引起人的精神世界的进步,这种实践活动的结果又不断变成新的出发点,从而使客体与主体都不断更新,并进而使两者的关系不断在新的历史阶段达到新的、更高水准的统一,这正是发展的永续性所在。
从人性结构、人的需求、人的活动的全面性与对象的全面性相统一的必然要求看,经济与审美的互动在新时代不应再表现为自发的趋势,而应给予理论上的自觉把握和引导。由此,深入认识并自觉引导经济与审美的互动,对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助于改进传统的以“物”的循环为主的经济观念。传统的工业经济是劳动力的循环、资本的循环,这里的劳动力和资本都体现为“物”的力量。经济与审美的互动则促使在生产环节更多地投入审美智慧和设计,在产品中更多凝结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和审美价值,消费者在消费物质产品的同时得到更多的审美享受。在从生产到流通的整个过程中,全面的“人”的要求将成为经济发展中各因素的纽结点,成为发展的内驱力和最终的价值指向。这就为以“物”的循环为主的经济注入更多的人文因素,并将最终推动经济观念的进步。
――有助于深化对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正确理解。正确认识经济与审美的互动,要求生产者(包括设计者)是个性全面发展的人,其应具备的素质不仅包括传统经济所要求的技术、技能、专业特长等等,还应包括感觉的细腻敏锐、情感的真挚丰富、想象的新颖独特、理解的深刻等等多层次、多侧面的心灵丰富性的要求。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保证劳动者的心灵健康和丰富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经济与审美的互动中包含“物性”与“人性”的辩证法,可以引导审美消费的自觉,物质消费的适度,消费的档次将主要不是体现为物的丰盛和占有,而是精神感觉的细致和深入,是在物的消费中情感愉悦性的提高,是多层面、多侧面的心灵满足。
――有助于培养人的“平衡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正因为消费方式中隐含着文化信念、社会价值认同,经济与审美的互动趋势,借助经济活动广泛而强大的渗透力,逐渐灌输和培养人的“平衡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这种平衡存在于作为主体的人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中,使人的追求定位于关系的平衡,而不是对外在对象的占有。通过对“消费社会”中诸如富贵、丰盛、奢侈、时髦、前卫等象征衍生价值的消解,克服“物的世界的增值”有可能造成的“人的世界的贬值”,更符合人性的健康发展,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社会在整体上形成“以人为本”的资源和财富的拓展观念,促进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进步。
――有助于促进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劳动者的人是特殊的“自然存在物”,在劳动中,其体力、智力作为物质资源、精神资源转移到产品中。经济与审美的互动,将更多地开发劳动者的“精神资源”,产品作为物化了的“我”凝结了更丰富、更人性化的感觉、情感、想象、理解,成为鲜活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化,生产与消费的交流将主要不是人与物的交流,而真正变成以产品为中介的人与人的交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就双重地肯定了自己和另一个人”,不论生产还是消费,“在我个人的生命表现中,我直接创造了你的生命表现”(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有助于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活动中的物质性一面(物质需求、物质资源、物质生产力)相比,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无限弹性,精神文化资源的开发也具有无限弹性。自觉认识和引导经济与审美的互动,一方面可以使审美文化、审美信息成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和直接的资源,发挥其在生产中的非损耗性和高增值性优点,有益于我们在资源紧张的世界背景中,突破传统产业的扩展边界,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将发展片面地定位于对象、使对象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相脱节的弊病,而且人自身精神资源的开发本身也直接是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促进审美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旧有的抽象性,从象牙之塔走向更广泛、更大众化的日常生活,不断在时代生活的土壤中汲取灵感与活力,焕发蓬勃生机。(作者单位:河北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