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勇辟蹊径 齐攀高峰

2004-04-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靳达申 车成卫 我有话说

2001年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对西北地区创新研究群体进行现场考察。一支年轻的研究群体的工作和成果给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敬业与团队精神感动了所有评委。这个群体就是西北工业大学“空间材料科学实验室”。该群体是魏炳波教授及其同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的支持下建立的,成员的平均年龄才3

0岁多一点儿。

1999年1月,美国航空航天局空间研究中心的H.C.de.Grof研究员在《NASA技术备忘录》上撰写“深过冷与快速凝固及其与空间材料制备的关系――评魏炳波的研究论文”,称赞该研究群体“为这一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做出了贡献”。2001年10月,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Nature》的新闻与评论专栏上,德国马普金属研究所著名的物理学家E.H.Brandt以“悬在声中”为题,对他们在声悬浮方面的成果进行了评述。

当年,魏炳波在德国结束洪堡学者的研究工作后,谢绝了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冶金物理实验室的挽留,回到母校西北工业大学,并受命创建空间材料科学实验室。出于对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紧迫感和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他在没有任何经费资助的情况下,向学校以15%的利息贷款20万元筹建起这个实验室。事后谈及此事,他颇有感慨:“我损失了3万元,但争取了一年的时间”。

1993年,他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申请书的简历给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学阶段的专业是铸造,硕士期间转入凝固研究领域,博士期间从事深过冷和快速凝固研究;作为主要成员参加过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并荣获1992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三获奖人);作为洪堡学者涉足空间材料地面模拟研究。这种经历显然不寻常。他最终获得了该专项基金资助,这也是他回国后独立承担研究课题所得到的第一笔经费。

创新群体的成功与成员们坚持自力更生、白手起家的奋斗精神分不开。为建立实验室,魏炳波和同事们亲手绘制了数百张图纸,自行设计了多种空间快速凝固地面模拟实验装置。他们在声悬浮方面取得的成功最能体现这种精神:单轴声悬浮的悬浮能力低、稳定性差,国际上都采用三轴声悬浮方式。由于没有那么多经费来研制三轴声悬浮装置,研究小组连续安排了几届博士生,花了四、五年时间,不仅解决了单轴声悬浮的稳定性问题,还阐明了稳定悬浮的机制。这次实质性的突破很快在《Nature》杂志上得到评述。

群体的每项成绩都来之不易。8年中,他们得到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原国防科工委、教育部等各类基金和国防重大项目的资助。为了稳住研究队伍,魏炳波曾想开展一些横向课题研究。西北工业大学的陈士橹院士了解这一动向后,亲自出面请我国著名火箭专家谢光选院士给他们提供指导。可以说,研究小组能取得今天的成果,也与很多老同志的关心和支持分不开。

科研团队很难留住人才已成为目前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当普遍的现象。而今,该团队依然地处西北,生活待遇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稳住一支以青年人为主的研究队伍,成了值得深思的问题。总结“空间材料科学实验室”的成功经验,不外乎以下三点:

1.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学术带头人魏炳波教授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感动着一批青年人,成为他们效仿的榜样。27岁的博士生解文军虽不善言语,但脑子里总在思索声悬浮稳定性的问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采用非平面反射极,在解决稳定性的问题时取得了进展,随后他又阐明了超声悬浮稳定性的机制。文章发表在《应用物理快报》后,不到两个月就得到了《Nature》的评述。

2.对前景充满了信心

在8年的同甘共苦和摸爬滚打中,他们不仅对自己建设的“空间材料科学实验室”充满感情,对亲手研制的实验设备也珍爱有加。展望即将开展的科研项目和预期获得的学术成果,他们充满了信心。

3.研究工作处于国际前沿

国家发明奖和多个省部级奖项的大赢家、《NASA技术备忘录》的称赞、《Nature》的成果评述……所有这些都说明,该团队的创造性工作已为国际同行所瞩目,这无疑增强了成员们对所从事工作的骄傲与自信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