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召开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讨论会”日前在京召开,郑新立、郭树清、刘树成、陈东琪、袁钢明、毛振龙等首都经济学界知名学者就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走向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与会者认为,2003年是中国经济形势发展非常理想的一年,但宏观调控中出现的
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广泛关注。目前整个国有单位和其它单位的投资增长速度过猛,达到40%以上,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最快。投资增长速度过快,必然使总供求关系发生逆转。这个趋势若不及早加以改变,势必会出现通货膨胀。只有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加城市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使经济增长同广大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致起来,才能使经济增长获得源源不断的可持续的动力。有学者指出,当前消费价格指数上升,未形成通货膨胀之势。主要根据是:(1)钢材等投资品价格上涨没有对消费品价格形成成本推升效应。(2)价格的上升情况主要是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而食品价格跟货币量的快速增长与经济热度的升高没有关系。(3)服务价格上升对消费价格总指数上升起了作用。(4)家电设备、日用品等零售商品消费需求减弱对价格形成下压压力,由于零售消费品需求比较低弱,所以投资品价格上涨不大可能推进到消费品价格上去,投资品对消费价格的影响被消费需求的弱化给挡住了。专家认为,可以从局部过热的判断来做最近的一个政策考虑,如果一二季度出现持续6个月以上物价上涨超过3%,说明惯性非常大,就要注意了。谈到结构性矛盾及其相应的政策建议,学者们提出,投资要偏紧,消费需求这块从政策操作来讲应该偏松;产业政策操作不能对所有产业搞一刀切,服务业的垄断要尽快打破,促使服务业加快发展。工业内部的供求矛盾,特别是煤电油运这四大块供应面上的瓶颈已经出现,而且这个瓶颈的制约在变大,并且直接加大工业生产成本。要注意这种结构性矛盾的变化给我们总量和总体的国民经济结构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