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顾拜旦、还是当代国际体坛,都一致认为,奥林匹克的精髓是教育;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努力发挥教育方面的巨大作用,应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这不仅符合北京提出的人文奥运精神,并可以促成这一届奥运会成为奥运史上特色最鲜明、成果最丰硕、影响最深远的一届奥运会
北京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但有识之士认为,“认识尚未完全到位”。
要重视奥运在教育方面的价值与功能
北师大毛振明教授、北体大孙葆丽教授认为,奥林匹克的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更快、更高、更强”、“参与更重要”、“公平竞争”、“和平、友谊、进步”。这些思想是现代人适应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精神食粮,但至今不为人们广泛吸收。
“人们看得最重的是办奥运能取得多大的经济成果”。中科院院士张泽等学者说,目前,对奥运,往往过多的注意它的经济意义,把经济利益作为衡量举办奥运的首要目标。这种对奥运的解读和组织方式,与奥运的宗旨有距离。奥运在教育方面的价值和功能被忽视,特别是奥运的道德影响和人本教育功能被淡化,有违申办的奥运初衷。
出现这种现象,与奥林匹克教育不普及有关。首师大副校长刘利民教授、首体副院长李颖川教授认为,恢复加入奥林匹克前,中国高校没有一本全面系统的《奥林匹克运动》教材。加入后,奥林匹克出版物仍不能满足需求。而且,奥运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注入新的元素的体系,要求教育者不断跟踪奥运发展,不断增补奥运信息,但实际上没有做到及时跟进。从小学开始,学生就要承受很大的学业压力,体育学科常不被重视,奥林匹克教育自然也就不能在学校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此外,还与国民体育意识淡薄有关。毛振明教授说,调查显示,中国体育人口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3多一点。体育人口数量不多的主要原因是,“重文轻武”的传统观念至今仍然根深蒂固。加上一些传媒忽视奥运的社会和伦理价值,仅仅关注体育明星,对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形成了误导。
于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条件下,就出现了讲奥林匹克运动的经济意义,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强调奥林匹克运动的精髓是教育,却认为是没事找事,看不到奥运与教育是一种“双赢”的关系。
“北京奥运”离不开教育参与
北京奥运组委会高层人士认为,北京提出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项项都离不开教育的参与。北京奥运对北京的环境、交通、场馆、通讯、信息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育可以在相关的科技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北京奥运举办之日,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一流服务队伍,教育可以为奥运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要在2008年“新北京、新奥运”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大幅提高国民素质,教育在这方面提供强有力支持的潜力更大。
同时,北京奥运高度重视发挥教育的作用,还可以促进奥林匹克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奥运在北京举行,将使东、西方文化在中国碰撞与交融。中国传统教育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对片面追求肌肉强化,而忽视精神与外形、人与自然的和谐,将是一种“清洗剂”。具有儒家色彩的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对兴奋剂浊流和球场暴力,将是一“净化剂”。中国传统体育教育与奥林匹克教育的互补,将有可能形成双向驱动的良好态势。一旦北京奥运成功地发挥教育的作用,在奥林匹克教育体系中,以发达国家教育形式为主的倾向将逐渐弱化,从而可以丰富奥林匹克的教育宝库。
北京奥运向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北京承办奥运,有助于强化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促进素质教育改革和提高国民的整体素养、推动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全民体育的开展,给北京教育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从“教育观念”、“国民公德意识”、“国民体育素养”和“学校体育教育”等4个方面,向北京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北体大副校长钟秉枢教授、中央美院院长潘公凯教授等认为,目前,素质教育的理念仍难转变为教育行为。基层教育部门仍用升学率和各种所谓的教育成就衡量学校工作。学校在围绕素质教育进行教改的同时,依然必须紧抓应试教育不放。中国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遵守社会规范等,理应是每一个居于首善之区的公民的行为准则。而不少北京人的行为与“礼仪之邦”的美名相去甚远。奥运精神及其实践活动是“法”和“社会规范”的集中体现,而法制意识、社会诚信问题却屡见不鲜。通过学校教育普及奥林匹克教育是一条重要途径。而至今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仍以运动技术为主,缺乏体育文化知识和健康知识的内容及其教学。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这些技术,缺乏学理的解释和价值的说明。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但长期以来,高校体育仅担当起培养人才的一元职能,而且,培养的还是“配角”。北京申奥成功后,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等研究中心,相继在人民大学等高校成立。清华、北师大分别开设体育学科博士点。大学介入体育,使体育在高校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但这仅是开始。专家普遍认为,从现在起,应借北京奥运之力,中国高校应进一步推动体育教育转型,真正承担起“三大社会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