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升综合国力,推进文化建设的战略决策。
从总体来看,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机遇方面看,几十年的建设已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突出地表现在
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方面看,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解决观念认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观念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文化产业既有精神属性,也有物质属性。如何解决好二者的关系,这需要从观念认识上加以厘清。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个概念,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对区分。我们要确保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属性,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十六大报告为我们用企业化的运作方式对经营性文化单位进行改革指明了方向。二是要解决好产业规模与自我发展问题。文化产业发展也要走集团化经营的路子。集团公司是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产物,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了集团公司的改造过程,但我国文化资源的分散性,造就了文化产业规模小,结构单一,资金不足,科技含量低,市场运作能力差,竞争力不强,自我发展能力薄弱等现象。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不仅需要理论上的思考,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艰苦的探索。三是要解决好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我国文化产业的改革与集团化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原有运行机制造成了文化产品与市场消费的严重脱节,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对管理机制、运行机制、人才机制进行改革与创新。在实现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同时,产品创新也十分关键。没有创新,就没有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由于我国现代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市场调节在文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还不明显,文化消费市场也有待进一步规范,因此需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体制和文化产业运营机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搭建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平台。首先要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创建集约化经营模式。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在产业结构上,我们要努力建立文化产业集团,实现集约化经营;要努力创造民族品牌,培育文化精品;要打破地区封锁,建立大流通体制,实现跨区域经营。总之,我们要通过努力建立起结构合理、市场畅通的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其次要推进科学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提高我国文化产业水平和技术含量。文化产业要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最明智的选择方式就是创新,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新兴科技成果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是缩小我国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差距的重要手段。随着数字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的出现,现代文化产业借助于技术创新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因此,我们要加快科技成果在文化产业中的转化和应用,要借助高科技的翅膀,实现文化复兴。再次要大力推动都市文化产业群的建设,带动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走向应该是以都市文化建设带动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当前主要是要抓好包括多媒体、软件开发、信息咨询、创意设计、图书出版、影视娱乐、文化旅游业等在内的现代都市文化产业的建设。都市文化产业建设还包括文化艺术人才市场、文化设备市场、文化信息市场等。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都市的综合实力还比较弱,如上海2000年的GDP总量分别是伦敦1987年的二分之一,东京1991年的九分之一。因此,我们要借鉴一些国际大都市的做法,确定自己的特点,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长,寻找自己的文化定位,制定我国都市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在这方面,上海、北京、广州等已作出有益的尝试,如上海重视集约化经营,集中力量办大事;北京是多元主体优势互补;广州则是坚持市场导向,凸现产业属性。事实上,任何都市在迈向国际化的过程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实力都是不可或缺的。更重要的是,发展壮大都市文化产业实力,对城乡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辐射作用和牵引作用,是提高我国整体文化实力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