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怎样看冰箱价格战

2004-04-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华夏 我有话说
这些年来,家电业的彩电、空调等价格战打得炙热如火,一浪高过一浪,惟有冰箱业如世外桃源般平稳如水。但最近却一下子来个180度大转向,硝烟升腾,冰箱业要爆发“5年来最严峻的价格战”。对此,人们在惊诧之后很自然地就想追问:是什么因素让海尔、新飞、科龙这三大巨头突然性情大变呢?

习惯从大处着眼的人士对此给出的解读版本是:这是冰箱业深层次矛盾久积后的集中爆发。据统计,中国冰箱业的年产能有2500万台之巨,而国内市场年容量却不足1000万台,加上出口――按企业自报数合计为550万台,仍有高达1000万台的产能无法消化,造成设备闲置开工不足,折旧费用居高不下,厂家们都想降价上量摊薄折旧来降低成本。同时由于产品同质化和外资品牌的压力,以及“新军”们低价冲击市场,巨头们无法安之若素,等来等去终于按奈不住。

而喜欢从市场力量平衡上来分析问题的人则认为,这是市场力量的平衡被打破所致。扩张者倚靠自己的规模优势,想挤压其他对手,而对手们则不甘其后,也想先下手为强,或强力反击。

然而,尽管冰箱业发动价格战有多种理由,但给人的感觉仍然像是一股春天里的“逆流”。

据一位冰箱制造专家估算,仅仅由于钢材和化工原材料涨价,目前每台冰箱的制造成本就要比去年同期增加40元左右,虽然各大冰箱巨头纷纷采取各种相应措施努力消化这种压力,但是原材料涨价带来成本的上升已成定局。另一方面,中高端冰箱市场正在向“超级节能”和“精确控温”、“分类保鲜”等技术方向发展,其研发投入和制造成本都在不断上升。冰箱业早已是微利行业,现在,成本上涨的压力高罩,冰箱产品却在打开价格战,这中间的强烈反差使人不能不担忧整个行业的未来。

一位家电业专家指出,过度的价格战削弱了中国家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能力。超低的价格带来的必然是超薄的利润,中国家电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压低价格――利润微薄――无法进行技术创新”的恶性循环怪圈就是这样形成的。中国冰箱业有几家曾经赫赫有名的企业,长期实行低价策略,结果现在有的被收购,有的半死不活。

新飞电器总经理李根指出,国内家电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不但削薄了厂商的利润,容易掉进西方国家反倾销的陷阱,长此以往也必然在价格下降的同时带来品质的下降,从而影响中国家电品牌的国际形象。

对于消费者来说,过度价格战以及超低价产品带来的危害更值得警惕,因为超低价家电的危害具有隐蔽性,看起来消费者占了便宜,实际上后患无穷,空调业便是前车之鉴,据近年来的大量媒体报道,超低价家电要么是简化功能,要么是放松对产品品质的控制,由此带来大量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据统计,2003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接到关于家电的投诉共15.53万件,包括空调15242件,冰箱7283件,其中大部分投诉均与超低价产品有关。

在冰箱业一些资深人士看来,价格战对企业提高销量、扩大规模有利,但在行业整体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盲目扩大规模追求所谓的“规模经济效应”很容易掉进规模经济的陷阱,因为一个企业的经济规模是有区间的,也就是说在企业规模的某个地方存在一个“拐点”,在此之上,企业规模越大可能反而越不经济。

不仅如此,即使企业的规模处于经济规模的区间,庞大的产能如果不能转化为实际的销量,非但不能帮助降低成本,反而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负担,巨大的设备折旧费用很可能就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海尔、新飞、科龙三大巨头目前都已达到了冰箱业公认的经济规模,对于他们来说,能够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固然值得欢迎,但是保持基本的赢利能力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可能更为重要,而这恰恰是价格战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所不能相容的地方,所以,可以断言的是,冰箱三巨头的价格战不会无休止地打下去。

从海尔、新飞对冰箱降价尽量克制的态度也可以看出这一点,不过新飞表露得更为直白――“我们这次部分型号调价只是想起到遏制恶性竞争的作用,对于打赢这场价格战的信心,主要来自三大系列的差异化新产品。”新飞电器副总经理王建华透露说,新飞的差异化策略建立在其研发和成本控制两大基础之上。“所谓的差异化,就是与对手相比,同等功能在价位上有优势,同等价位在功能上有优势。”王建华说。

某业内资深人士指出说,中国冰箱市场三大巨头目前实力旗鼓相当,外资品牌如西门子等牢牢占据着高端市场,任何一蹴而就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冰箱企业的进退轨迹来看,冰箱业的竞争注定是一种管理、技术、营销全面比拼的马拉松式赛跑。在这场马拉松赛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急功冒进,尽量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否则就很可能在半路上摔倒。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