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做人”观念
廖申白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撰文,对“做人”观念的涵义和性质做了论述。认为“做人”是中国人的一个重要的日常伦理观念,是中国人关于日常交往实践事务,关于一个人在私人交往生活的范围内处理日常交往实践事务的方式与行为倾向的观念,
宋代学人的风操
温克勤在《道德与文明》2004年第1期撰文,对宋代学人良好的道德风操从七个方面作了介绍和评析,即: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忧国忧民、勤于政事,刚毅耿介、秉义而行,廉洁自守、安贫乐道,乐善好施、宽容大度,切磋学问、注重友谊,躬行道德、严于自律。认为宋代学人良好风操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研究宋代学人的良好风操,是研究古代道德生活史和批判继承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一个方面;重视和积极评价宋代学人的良好风操,对于加强道德修养、提升道德人格与思想境界具有启示意义。
让哲学说汉语
邓晓芒在《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2期撰文,总结了作者在对康德三大批判的翻译中的诸多经验和体会,通过英译本和中译本的对照比较,揭示了现代汉语在翻译外语哲学文献上的优势,展望了现代汉语成为未来哲学发展的国际性语言的前景,向哲学界提出了“让哲学说汉语”的努力方向。
全球化与民族性
杨学功在《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3期撰文指出,全球化既是一种客观事实和发展趋势,又是一种价值判断。如果说全球化是一个蕴涵着内在矛盾的发展过程,或如有的学者所说,是一种“二律背反”,那么,普遍化与特殊化或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张力,或许就是这种“背反”的真实内容,而民族性则是问题的焦点。全球化本身潜在地包含着单一化和同质化的危险,由此引起了民族主义的反弹,以致反全球化浪潮此起彼伏。实际上,民族性是一种远比全球性更具根源性的力量,脱离民族特殊性的全球同质化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作为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哲学是最能体现全球性与民族性张力的一种文化形态,从而成为文化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两种不同诉求之间争辩的焦点,文章以中国哲学界关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之争为例,对此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