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世称随园先生,清中叶最富个性和才情的诗人,居“乾隆三大家”之首,曾经名重一代。但20世纪以来,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其“性灵”诗说,他的诗歌创作相对而言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石玲博士《袁枚诗论》的问世,弥补了学界没有袁枚诗歌研究专著的不足。
石玲的《袁枚诗论》,主要偏重于袁枚诗歌的研究并
正是这种对个性的自觉守望,使袁枚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诗人最为关切的,是“我”的感情和与“我”有关的事情,特别关注人的存在,追求存在的自觉意义。它以个体生命的“性情”为本,力求“著我”,诗歌题材虽然平凡琐细,却处处渗透着诗人真挚的情感,透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诗歌理念。
该书由于从个性的角度切入,因而作者认为:“袁枚诗歌的价值与意义,不在于它为我们反映出多少清中叶的社会面貌和状况,而在于它是一部心灵的信史,一种自觉意义上的自我展露。”袁枚是重写“真情”的诗人,什么是所谓的“真情”?作者有自己的说法:“它既指人的感情体验,又包括人在精神活动中的所思、所感、所得、所悟”,讲得相当全面,照顾到了作品中的方方面面,可是依然没有改变实质,这实质就是“自我”。石玲并没有避讳这些,相反,她认为:“这样的内容使得袁枚诗歌的内涵显得格外厚重。”这样的评价,凸现了袁枚的诗学价值,也展露了作者本人的艺术史观。
石玲论述袁枚,虽然偏重在诗作、诗论方面,但视角却触及到了诗人生平行事和心灵世界的诸多方面。其中包括诗人生活时代的文化生态,诗人自己的出身经历、人格特征,等等。作者没有简单化地将袁枚身上看似矛盾的现象完全割裂开来,正像著名学者袁世硕先生在该书《序》中所言,“她是就袁枚事迹、作品的实际内容,做出历史的辨析,而且论述得比较贴切,揭示了以往研究者所未曾揭示出的历史内涵,或者是补证了以往研究者已经意识到了但却语焉不详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对袁枚的研究。
同时,石玲论袁枚诗歌的历史地位,揭明其从晚明走向近代的过渡意义。前人虽已涉及这个问题,但石玲的论述则更为认真,她从诗作的精神内涵、美学特征、题材的平凡、意象的减少、语言的白话化等多个方面,也就是从诗歌结构的最里层到最外层,全面显示出袁枚诗歌摆脱传统的理念,通向现代诗的历史大趋势,把一个有意义的文学史问题揭示了出来。
对独具个性的袁枚诗歌的解读,正是《袁枚诗论》一书的个性魅力之所在。
《袁枚诗论》石玲著齐鲁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