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应有所侧重

2004-04-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晏扬 我有话说

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三单元主题报告会上表示,我国将尽快使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2010年力争达到5%。她说,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必须增大教育投入比例。

实际上,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计划到世纪末将教育经费在GDP中的比例提高到4%,由于各种原因,

这个目标至今没有实现,2002年的教育经费比重仅为3.41%。而纵观世界各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高收入国家平均为5.5%,低收入国家平均为3.6%,世界平均水平为5.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目标,教育应该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既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民众的共同呼声,其重大意义毋庸赘述。

笔者认为,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不能象撒胡椒面一样搞平均分配,而应当依据轻重缓急有所侧重。具体来说,就是应该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倾斜。

虽然目前我国各层次教育都存在经费紧缺问题,但是相对而言,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更显不足。“九五”期间,我国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对普通高校、普通高中、义务教育的拨款,分别增长了155.8%、123.9%和98%,义务教育经费增长明显低于高中,更低于高校。而众所周知的是,普通高校还可以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如学生上交学费、企业投资赞助、科研开发等),而小学、初中的教育经费来源则比较单一。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高校可以动辄斥资百万元招聘教授、院士,而一些小学、初中的办学经费每每捉襟见肘的原因。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基础教育整体薄弱,高等教育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应该优先考虑基础教育的需要。相比东部较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尤其是贫困乡村的中小学教育更为步履艰难,办学条件简陋,教师待遇过低,工资经常被拖欠,很多农村孩子上不起学等等,由此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有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农村小学生的人均公用教育经费1年仅为28元,农村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每年低于20元的县大约有30%,公用经费一分钱没有的县大约有10%左右,公用教育经费连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都不够,办学条件的改善更无从谈起。农村中小学乱收费现象严重,其根子就在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我国要实行全免费义务教育,重点难点就在这些贫困乡村。优先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不仅有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全免费义务教育早日实现,而且有利缓解县、乡、镇财政困难,减轻农民负担。

如果说,教育经费投入向基础教育倾斜,是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那么教育经费投入向农村教育,特别向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倾斜,则更是实现公平教育的需要。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以往对基础教育、农村教育“欠账”太多,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这些“欠账”应该偿还,现在也有能力偿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