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边富民行动”是国家民委提出的旨在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边疆民族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边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
在谈到民族传统文化时,总有人认为它是边疆地区现代化的绊脚石。因此在边疆现代化的过程中,时
人们一般都同意民族经济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的看法,强调经济对文化的积极作用。然而民族文化对民族经济的积极作用,大多数人还没有那么清楚地认识到。
提到民族文化对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人们首先会想到民族文化产业化。确实,文化产业化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边疆民族文化具有巨大的潜力,完全有条件形成一个产业。各民族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及其载体,是以旅游业为代表的文化业化的绝好资源,可为地区发展和民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兴边富民行动”中,发掘边疆民族内涵的文化资源是“兴边富民”发展必不可少的原动力。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础而采取的发展措施最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最能激发人民深层次的力量,这才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源。因此,面对现代化大潮的冲击,加之大部分具有不可再生性,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是必要的。但仅仅保护是不够的,还应该使民族文化本身可持续发展,同时它作为民族的动力源头,要对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正向效应。
在具体实施时,民族文化的开发应从两方面进行,即表现形式的利用和原本精神的挖掘。民族文化表现有多种形式,如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文学艺术等。通过对其表现形式的开发利用,形成文化产业,搞特色旅游业、特色商业等,使民族文化与民族发展密切联系起来。因此,我们应当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将这种原本精神转化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并立足于信息时代高度,对其进行挖掘和升华。只有这种从精神母体中弘扬出来的现代精神,才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才是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精华部分,才具有牢固的凝聚力和强大的影响力,也才是“兴边富民行动”最强大的力量。
(作者单位宁波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