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难以简单说清的关系,既被描述为“一衣带水”的亲密,又被称之为“近而远”的疏隔。日前,日本发生了极右分子用汽车冲撞我驻大阪总领馆大门事件及福冈地方法院判决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违宪一案,透过这一反一正两个事件,揭示了日本社会对中国的复杂心情。了解日本国内民众目前究竟如何看待中
日前,笔者在日本列岛从南到北走了一趟,南部的福冈,中部的名古屋、京都,首都东京及周边的横滨、箱根,东北部较穷的岩手,所到之处不由产生一个明显的感觉:中国的影响正在日益扩大、加深。
从政治层面上看,尽管由于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导致中日高层来往还很冷,但日本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却“加速倾斜”。相当多的政治阶层纷纷呼吁日本政府的眼光应该更多地关注亚洲、关注东亚,批评小泉一味追随美国的对外政策,强烈要求日本的国际化不能是“美国化”。每有大事,日本人特别在意中国人的反应。3个日本人在伊拉克被虏为人质的事件发生时,笔者正在福冈参加一个国际会议。当时日本社会上下十分紧张,电视新闻从早到晚滚动播出事态的进展,打开报纸全是这方面的报道。事发当天,日本一家很大的电视台听说笔者来自中国,专门派出记者采访笔者,提出的问题总是“中国人对这一事件是什么态度?”“中国能对日本人质安全获释提供什么帮助?”等等,相当看重中国人的态度。另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是,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已成为日本社会上下关注的热点。日本外务省发言人来福冈参加会议,被日本记者追问最多的问题是,日本政府如何解决因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导致中日高层关系“冻结”所带来的消极后果。笔者在日本偏远乡下碰到的日本朋友反复讲,小泉是首相,这样做是错误的,他是两面人说一套做一套。希望不要影响日中两国人民的交往。
从经济层面上看,中日两国的经济可以说已经融为一体。中国为日本生产大量消费品。在日本市场上,相当多的普通商品,如服装、食品、小家电、小百货等大都是中国生产的。买一套考究的西装很可能是“中国制造”,精美的日本绢人也可能是中国造,就连日本朋友送笔者的一只日本手工艺布袋,也悄悄地印上了“中国造”。另一方面,日本那些引以为豪的高端产品如汽车、家电、电脑、精密电子,现在更是一窝蜂地涌向中国,投资设厂,抢占中国这个大市场。企业界的共识是,如果现在不到中国投资设厂,今后在市场竞争中就可能被“边缘化”。日本人看到电视新闻报道,中国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超过9%,嘴里一个劲地叫好,说这是太好的消息,中国发展迅速,我们日本人也可以从中获利。中国的产品在日本有不少已经不是低价货的代名词,比如来自中国的蔬菜、一些服装,卖得和日本产品一样贵,而且质量也不差。在日本著名的商业街银座广告价格最高的大楼上,有一块海尔的霓虹灯广告格外引人注目,据说,海尔用三亿日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块有30平方米的户外广告三年播放权。三亿日元,约2500万元人民币,这是大手笔,就是一般的日本企业也没有这种气魄和实力。
从社会交流层面看,中国现在是日本人在海外居住最多的国家之一,仅次于巴西名列第二,仅上海一地就有二万九千多日本人常住。笔者碰到好几位日本人碍于国内的高物价,嚷嚷要到中国找工作。中文如今在日本已成为最热的外语,最重要的外语,掌握中文的日本人成为香饽饽,可以在大公司谋到好职位。笔者朋友的长子在中国学习中文和中医8年,今年夏天就要毕业回国,现已提前被日本大?制药公司录用。许多日本人主动说他第一个想去的国家是中国,中国对他们有强烈的吸引力,他们可以说出许多中国的历史故事,了解中国的典籍。日本版的《三国志》、《西游记》在日本是最畅销的小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有不少日本人专程来中国寻找魏、蜀、吴的三国故地。中国人供奉的观音菩萨、关公在日本照样香火鼎盛。
过去日本自视清高,认为日本是“产生在亚洲垃圾堆里的摩天大楼”,是西方国家的一员,欲“脱亚入欧”,远离身边的“恶邻”。然而,数十年过去,日本社会已建设得比西方还发达,但日本人早餐依然弃牛奶面包而吃米饭大酱汤,以中国文化为源头的日本文化依然浓烈如旧。面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日本人怀有一种复杂的心情。一方面自身的文化意识主体来自中国,同属东方文明,他们认为中国曾是“圣贤人的国度”,内心有一种对中国文化的敬仰,对中国人有一种同文同种的亲近感。另一方面,又对中国的相对落后和某些中国人的涣散、不卫生有一种深藏的鄙视。他们实用主义地希望中国稳定发展,借以发展自己,但又惧怕发展起来的中国“算旧账”,内心不情愿中国发展起来,中国能四分五裂也许更好。所以,在中日两国不断融合的情况下,仍时有日本极右分子挑衅,或在台湾问题上搞小动作,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日本人心情复杂的一面。
中国的和平崛起对日本的影响之广泛之深入是前所未有的。如果说,过去日本是居高临下地看待中国,那么现在,日本已经切切实实感受到中国的和平崛起,以及给他们带来的机遇和压力,这正是笔者此次访日所感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