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感受家的温馨

2004-04-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伟光 本报通讯员 关爽 杨海娣 我有话说

哈尔滨市道里区抚顺街道,俗称“地包小市”,曾经是中东铁路贫苦筑路工人的聚居地。在抚顺街道0.59平方公里辖区内的38588名居民中,有下岗职工1105人,低保户1847人,困难人群占总人口比例的7.66%。然而,该街道的党委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生命线,把群众满不满意、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工作成果的尺子,

把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作为开展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让每一位居民都体会得到社区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也激发了他们共建美好家庭的热情。

近日,记者来到了抚顺街道,亲身感受了来自社区的温暖和关爱。

温馨的家

走进抚安社区的201楼栋,你能切身体会到家的温馨。洁白的墙壁上挂着党员联络表格;电梯中干净整洁;收发室里还有红花绿叶的陪衬……然而谁又能想到,居民刚入住的时候,这里的电梯还时好时坏,烟道几乎全部瘫痪,楼道里的杂物越堆越多,灰尘也越来越厚……2000年,201楼栋的53户居民在党员的带动下,一齐动手美化了楼栋。

当记者走进鲍立国的小屋,很难相信眼前这个窗明几净的环境会是一个生活无法自理的肢体残疾又有语言障碍的人的家。没有任何亲人的鲍立国的家门向邻居敞开了十年,就是这些街坊邻里、街道干部帮助他打扫卫生、买菜做饭,管起了他的日常生活。

在地德里小区林日贤大娘的家里,记者遇见了来给林大娘送饭的王广君夫妇。妻子尹美田正一边为林大娘按摩一边和大娘聊着天。林大娘的脸上透着笑意,她说:“美田比我的亲闺女还要亲!”记者看到,另一端连着王广君家的“求助门铃”就安在了林大娘的床头。

“爱心超市”

在这里,记者看到的是群众自发亮化后的楼道,是党员同志们一砖一瓦砌起的小花园,是大家齐心协力建成的“星光老年之家”,是你送一件、我送一件形成的“爱心超市”;听到的是困难群众对街道干部的感谢,是社区居民对街道干部的感激!

平时,抚顺街道干部互相攀比不比别的,就比看谁了解民情民意准,比看谁为社区办的实事多,几乎所有社区干部都能随口说出所辖社区居民的自然情况,他们将工作重点确定在广大设区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众最盼、最忧、最乐的问题上。

为了方便照顾社区内一些行动不便、年迈多病的老人和残疾人,抚顺街道用安装“求助门铃”的办法,把邻居中的党员和志愿者与特困家庭联系起来,随时帮助特困群体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他们还在五个社区兴办了“爱心超市”,社区居民把家里闲置的物品捐献出来,再由社区送给需要的特困群众。五个社区分别组建了家政服务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群众性服务组织,常年活跃在社区。为了解决下岗职工的吃饭问题,他们在街道和社区都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还与市、区联网,开展了家政、医疗等职业介绍,一方面帮助下岗职工掌握一技之长,另一方面引导他们不要满足现状,组织有创业志愿的人参加创业培训。

“眼睛一睁,忙到熄灯”

在记者采访中,几乎每一位抚顺的街道干部都表示,“我们的工作就是一些琐碎的小事,夫妻吵架、屋子跑水……尽是一些小事,但牵扯到了千家万户,那就是大事啊!责任心要求我们必须得把百姓的事办好!”

“电视新闻看一看,基本国策讲一讲,自家子女管一管,治安呀巡逻呀走一走……”每逢夜幕降临,由王殿海、马朝文两位老人作词、谱曲的《党员“十个一”》就会在抚安社区响起,歌声总会引来路人驻足,抚顺街道的社区文化生活又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