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两课”改革要理清的几个范畴

2004-05-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秉公 我有话说

有人说今天的大学生不爱听理论课,就像一首流行歌曲唱的那样:“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应当说,目前的确存在这种现象,但是,却并未反映大学生的真实。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大学生正处于思维生长的第二个高峰期――理论逻辑思维迅速发展时期。热衷于理性,追求理性,是他们的本质特征和

生长的内在动力。本质上看,大学生不可能不热衷于理论课。那么,为什么有些大学生不爱听“两课”呢?显然,问题存在于“两课”本身。长期以来我们对于“两课”教学缺乏应有的基本认识,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盲目性。因此,进行“两课”改革,必须先理清几个范畴。

一、使人“成为人的学问”与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学问”

高校“两课”改革,首先必须解决它的课程定位和改革的逻辑前提问题。冯友兰先生曾说过,高等学校“有两个问题必须分别清楚。一个是关于一个人的学问和修养的问题,一个是关于一个人的工作岗位和职业的问题,不可把这两个问题混淆起来”。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尖锐指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高等学校为解决这两个问题,开设两类课程:一类是使人“成为人”;一类是使人成为“某种人”。而所谓使人“成为人的学问”,就是讲授做人的其本理论和知识,能够使学生具有做人的基本素养,成为人。这在我国主要就是“两课”和人文素质教育课所讲授的学问。但是,长期以来我们重视了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学问”,而轻视了使人“成为人的学问”。更为遗憾的是这种荒谬的倾向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带有倾向性。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对教育的本质与根本职能认识有偏离。世纪之交,教育界人士回顾20世纪后半期的世界的教育,有一个共识:教育出现了以工具理性为主导的偏差。由于世界性经济现代化浪潮的冲击,许多国家简单地将教育看作发展经济的工具和手段,急切地批量生产知识面狭窄、与某一种职业岗位或角色相对应的专门人员。结果,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其后果也是严重的──只能培养人文匮乏、情感干瘪、思想空虚、价值无知的“知识半人”、“空心人”、“精神残疾者”,而无法培养精神世界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完全人格的人。

使人“成为人的学问”是教育本质的载体,而“两课”是使人“成为人的学问”的载体。因此,在高等学校开好各类专业课的同时,尤其要开好“两课”。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

高校“两课”改革,必须科学地解决“两课”的课程体系设置问题。高校“两课”是使人“成为人的学问”,这一定位是建构高校“两课”新课程体系的逻辑前提。依据这一逻辑前提,高校“两课”的课程体系必然由原来的“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转变为新的“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人文素质教育课”)。这一定位使我国高校“两课”的课程体系比过去“两课”的课程体系在范围上加宽了,在内容上也加深了。

依据这一定位和新的“两课”课程体系构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人文素质教育课”),高校“两课”具体课程设置可做如下考虑:实行“4 多”方案,即开设4门左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列为“两课”必修课;开设多门人文素质教育课,列为选修课(必选课与任选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两课”的核心和重点,人文素质教育课是“两课”的主干和一般。

三、国家意志与学生意志

依据教育动力学的观点,教学必须有动力。一般而言,教学动力来自三个方面:国家意志、学校和教师意志、学生意志,即国家、学校和教师、学生个人为应对环境的压力和挑战,而产生的学习需要和欲望。只有三种意志在方向上一致并且实行有效整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两课”教学的主要问题是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动力,有些学生学习态度消极、被动,教学的实效性差。产生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两课”教学的国家意志(包括学校和教师意志)与学生意志不够一致,难以形成强大的教学合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两课”教学难以满足学生追求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的需要。多年来,我们的“两课”教学过多地重视“两课”对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而严重地忽略了“两课”对个人的价值,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

第二、“两课”教学未能满足学生探索社会问题的需要。大学阶段,学生比较热心关注社会,迫切要求探索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而“两课”基本没有满足学生的这一需要。学生想知道的,“两课”讲得很少,而学生不想知道的,“两课”讲起来没完。

第三、“两课”教学没有满足学生知识完型的需要。大学生进入了思维逻辑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对逻辑周延和知识完型十分敏感。他对事物、对理论都愿意追问“为什么”。而且,往往一直追问下去。这是他的逻辑周延和知识完型的需要。我们的“两课”很难满足这种需要。

“两课”改革,必须充分认识教学动力的价值,系统解决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各种问题,真正将国家动力与学生动力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教学合力。

四、教学与科研

“两课”教学必须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支撑教学。今天,在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上,“两课”的主要问题是科研基础薄弱,无力支撑教学。

过去,我们在“两课”教师队伍建设上有一种误导,在评职晋级等项工作上降低对“两课”教师的科研水平要求。这在表面上看好像是对“两课”教师给予倾斜和照顾,实际上不仅仅是对“两课”教师的一种贬低,而且直接造成“两课”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在低水平上徘徊。提高“两课”的教学水平,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如果教师的科研水平上不去,教学水平不可能上去。就教学来提高教学,“两课”的教学水平永远无法根本提高。

五、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方法体系改革

深化“两课”改革必须解决“两课”教学方法的科学化、现代化问题。过去“两课”用专业课的教学方法,使“两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两课”教学方法,试图探索一种与讲授使人“成为人的学问”相一致的教学方法模式。

这就是“双主体结构理论及教学模式”,也可以将其简单概括为“2234”教学法:即“两重目标、两个主体、三性统一、四个魅力”的“两课”课堂教学法。所谓“两重目标”,就是“必须坚持既教知识,又教做人;既教结论,又教方法的课堂教学目标”;所谓“两个主体”,就是“必须建立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互动的课堂教学动力系统”;所谓“三性统一”,就是“必须坚持逻辑的展开性、现实的广延性、历史的涵容性相统一的课堂教学标准”;所谓“四种魅力”,就是“必须努力创造具有理论魅力、知识魅力、艺术魅力、人格魅力的课堂教学氛围”。

(作者系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