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教育,在“三个集中”中壮大

2004-05-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杨显云 本报记者 范志臣 我有话说

双流,一个多领域创造历史纪录的四川省会城市近郊大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百强县”第69位。同时,双流的教育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面临全县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的新形势,双流如何把教育稳步向前推进?

以培养人才为核心,以学校为主体,实行教育机制的全

新试点―――2003年,双流教育界好戏连台。

重头戏是双流贷款3000万元发展教育。这一年,双流聚集了全国教育系统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5人,省级特级教师8名,省级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19人,市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获得者185人,满足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对师资队伍的需求;全县初中应届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87%以上,再次领先于全省;双流中学、棠湖中学完成初、高中分离,两校投资总额达3.5亿元的新校区已在秋季正式接收新生入学;年末,中和镇加入到成都市教育强镇行列,至此,全县有成都市教育强镇3个(成都市共5个),县级教育强镇12个。

这一年,双流跻身“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行列;全县普通高考、初中会考质量居成都市郊县第一名;两所学校通过省级校风示范校验收;3所学校成为省级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研究基地。

这一年,打造“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的“三名工程”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双流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

教育要跨越,根基何在?面对推进“三个集中”后城镇人口增加对教育需求的新变化,面对“高标准的学前教育和高效益的继续教育”的教育大体系,双流选择了实施“教育强镇”工程作为切入口,将全县26个镇分成3个层次,按照自愿申请,专家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致力于教育的“均衡”和“提高”,为双流教育的跨越奠定根基。

来自实践的答案升华到理性的层面,指导新的实践:进一步落实教育适度超前,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教育强镇工程,并将此项工作纳入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

双流教育要在“三个集中”进程中实现整体跨越,“均衡”教育至关重要。作为都市近郊大县,双流的地理位置极为特殊:平坝、浅丘、深丘各占三分之一,虽是经济强县,但又是典型的农业大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地域差异明显。

随着“三个集中”的强力推进,2003年双流的“均衡”教育正朝着全县的学龄儿童都能享受规范的教育这个方向迈进。

至年底,全县小学校点由原来的400个撤并到110个,优化了资源配置;全县各镇中心校以上的学校建成了200米标准运动场、规范化食堂、水冲式厕所、教学楼、综合办公楼、实验楼―――规范化、标准化的办学条件逐步形成;以“校校通”为标志的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实现了教育产业的资源共享;由政府出资、社会捐赠设立的“帮困助学”基金让每一位九年义务教育段学生不会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2003年,深秋的籍田镇已有几分寒气,而成都市教育强镇验收小组的专家们更是心存犹疑:一个传统农业的深丘大镇能创市级教育强镇吗?验收的结果让专家们叹服:一个年工商税收仅300余万元的农业镇近5年投向教育的资金高达2000余万元;一个偏远的深丘镇高中、初中均为成都市校风示范校,小学则是双流名校。

专家们说,考察双流教育,请到双流丘区。

农民向城镇集中,新增城市人口子女入学如何解决?这是一个热点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统筹城乡、整合资源,双流教育产业在变化中求发展,日益壮大。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教育产业飞速发展,双流教育随潮而动,在竞争中发展,在改革中壮大。

“三个集中”的推进,给双流教育格局带来了压力,但更多的是动力。统筹城乡,整合资源,是2003年双流教育产业的主旋律。

为了满足城市化进程对教育的发展需要,双流高瞻远瞩,立足长远发展,挥动如椽之笔,在做好人口增长和年龄结构的预测分析基础上,以如虹气势,对今后20年教育进行了整体规划,仅在工业聚集的北部新区,便规划了撤除10个校点,新增13个项目,“官”办和“民”办相结合,计划投入4亿元巨资,全力打造双流教育新区。

要做到农民失地不失利,更要做到失地农民子女进城不失学。面对这种新情况,必须用创新的思路去解决。

统筹整合,双流打破了城乡壁垒,深化了户籍制度改革,出台新政策,对接收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子女较多的学校给予财政补贴,制定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

教育布局破―――立―――再破―――再立,吐故纳新,强本固基,在推进“三个集中”中发展壮大,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