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花卉产业前景灿烂

2004-05-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邵文杰 我有话说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在《海棠》一诗中把海棠比作女娇娃。比苏轼早数百年的白居易,把花比作自己的“夫人”:“移根易地莫憔悴,野外庭前一种春。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

我国历史悠久,花文化源远流长,内涵十分丰富,人民群众有养花赏花爱花的优良传统。时代到了今天,

花卉已经成为一个大产业。从当前形势看,中国花卉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到2005年,我国有望基本实现花卉产业现代化,使我国成为世界花卉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

前不久,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了“全国花卉统计及产业发展情况交流会”,统计了2003年全国28个省市区(除西藏、宁夏外)的花卉产销数据,对2003年全国花卉产销形势进行了分析。总的来看,我国花卉业产销两旺,呈现全面发展的态势。

花卉产销两旺,出口继续增加

据统计,2003年全国花卉生产面积为43万公顷,同比增长30%,增加了10万公顷,其中,切花切叶种植面积2.8万公顷,同比增长47%;盆栽植物面积4.6万公顷,同比增长17%;种子(球、苗)种植面积1.6万公顷,同比增长4%。鲜切花产量达7.4亿枝,盆栽花卉16.8亿盆,观赏苗木77.2亿株。

2003年全国花卉销售额为353亿元,同比增长20%,增加了59亿元。花卉出口额继续增加,据海关统计,2003年全国花卉出口创汇2.9亿美元,比上年的2.4亿美元增长了20%,其中装饰用花出口1.6亿美元,同比增长14%。

全国从事花卉生产经营的企业单位已达60244家,其中,种植面积3公顷以上或年营业额5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5073家,部分花卉主产区已出现了资产超亿元的大型企业,在这些企业的辐射带动下,花卉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国共建成花卉市场2185个,各类型的花卉市场联结生产和消费,成为花木的主要集散地,形成了专业化的流通网络。

农业部花卉产品质量监测中心(上海)对2003年上海市的花卉产品质量进行抽查,结果表明,盆花质量较好,100%合格,鲜切花合格率达65%,合格率较往年有所上升,说明花卉的总体质量逐步提高。特别是高档盆花和切花的质量,随科技进步而有较快的提高。

花卉产业亟待提高科技含量

虽然我国花卉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有了较好的产业基础,但与其他国家或其他产业相比,在以下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我国花卉行业总体科技含量不高,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问题都亟待解决。国内花卉新品种的选育、开发及推广力度不大,生产上特别是鲜切花和高档盆花的用种长期依赖进口。全行业的科技人才也较缺乏,2003年全国花卉从业人员247万,其中技术人员仅有8.5万人,仅占3.4%。

由于数量快速扩张、产品档次质量不够高,特色不够突出,市场发育不够完善,虽然花卉产业持续发展,但销售价格下降,总体效益下滑。据统计数据分析,2003年盆花全年平均售价下降23%,四大鲜切花全年的平均售价,月季(玫瑰)同比下降17%,康乃馨同比下降33%,唐菖蒲同比下降29%,仅有菊花的价格同比上涨了35%。

由于诸多原因,花卉产业的管理体制存在多头、多部门管理的问题,造成条块分割,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协调性差,管理渠道不顺畅,对花卉业生产经营管理缺乏有效的组织引导。

提升质量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专家指出,从当前形势看,中国花卉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我国发展花卉业,具有多种优势。我国是世界上野生花卉资源和园林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我国幅员辽阔,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多个气候带,适合多种类型的花卉生长;我国有近13亿人口,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巨大的花卉消费市场;花文化源远流长更是我国花卉产业一大优势。

专家认为,我国的花卉产业要提高质量水平,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一是要结合各产区的实际情况,抓紧制定优势区域规划和具体措施,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特色,大力培育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花卉优势产业带或产业区。

二是要加大花卉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及推广应用的工作力度,努力提高自产花卉用种的供种能力及种苗质量。

三是要加强市场体系的建设,健全流通网络,建立有效的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完善有序的市场机制。

四是要继续做好花卉统计工作,积极开展总体规模、结构布局、科技质量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加强对产业的宏观指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