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非典病毒的扩散可能比原来预想的更为容易―――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主任丁彦青教授的研究表明,在汗腺、肾远曲小管和小肠已经检测出非典病毒。这一研究成果推动了非典研究的进程。世界权威杂志《自然》新闻主编在非典综述中对此作出评价,称这一发现“有重要意义”。
这项研究成果是在4例非典尸体解剖材料检测的基础上取得的。去年2月11号、13号、25号及5月7号,丁彦青的研究小组解剖了4例非典死亡病例的尸体,其中2月解剖的3例是世界上最早的非典尸体解剖。在这几例尸体解剖的基础上,丁彦青首次提出,当时在广州等地肆虐的非典属于病毒感染,肺和呼吸道是病毒攻击的主要靶器官。非典病理变化包括肺部病变、免疫器官损伤、全身性小血管炎、全身中毒及继发感染等4个方面,肺广泛性实变及免疫技能低下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对指导非典的诊断和临床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后,丁彦青开始对病毒在全身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去年底基本完成。今年2月,世界权威病理学杂志英国《Journal of pathology》(《病理学杂志》)4天之内就通过了这项成果的审查,并在5月7号刊登了其研究文章。
丁彦青说,在汗腺、肾远曲小管、小肠等器官和组织中发现非典病毒,表明非典的传播途径比原先预想的更多。除了空气、唾沫外,汗液、尿液等也可能造成感染。因而非典的防护措施应该更严格,多通风、勤洗手,除戴口罩外,还应戴上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