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方法论?《辞海》中有一段较长的话来加以解释,其中有一句最关键的话: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用世界观去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我们这里谈论的科学方法论,就是在一定的世界观指导下从事科学实践活动的方法、手段和途径。
在科学史上,由科学方法论决定
古希腊的数学家欧几里得是以他的《几何原本》而著称于世的。其实,他的这部巨著的主要内容都是前人经验的积累,欧氏的贡献在于他从公理和公设出发,用演绎法把几何学的知识贯穿起来,揭示了一个知识系统的整体结构。直到今天,他所创建的这种演绎系统和公理化方法,仍然是科学工作者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后来的科学巨人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等,在创建自己的科学体系时,无不是对这种方法的成功运用。
出生于19世纪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并未发现过一个新元素,但他却用分析和归纳的方法,把当时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排列出一张周期表。人们利用这张表,不但改正了一些元素原子量的测量错误,而且指导发现了一些新元素。门捷列夫创立的方法论,同样给了后人以极大的启迪,是一种有着普遍意义的研究方法。
上述事例说明,科学方法论对于科研工作有着极端重要的指导作用。正确的方法论有可能导致正确的研究结果,错误的方法论则可能使科研归于失败或造成谬误。牛顿是一位因创立了牛顿力学而蜚声世界的科学家,但他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却带有浓厚的形而上学色彩。他孤立地、绝对地看待“质量”与“力”,企图把一切自然现象都归纳为机械运动,以致被恩格斯谑称为“归纳法的驴子”。正是这种机械唯物论的思想方法和宗教环境的影响,最终把牛顿推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使他在后半生热衷于神学,而在科学上一事无成。
上述事例也说明,正确的科学方法论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它不仅能把零散的科学知识构建成宏伟的知识大厦,而且能扩展和深化人们的认识能力与认识水平。欧氏几何学大厦、门捷列夫周期系理论,都是由他们相应的方法论所支撑的。没有公理化方法论体系,就不会有欧氏几何学系统;没有门捷列夫的周期系方法论,那些物质元素便只是一堆杂乱无章的符号。可以说,科学方法论是贯穿于科研工作始终的一条红线,与科学知识相比较,科学方法论有着更本质和核心的意义。
从大的方面来看,科学方法论是受世界观所支配的,但世界观不能等同于科学方法论。各个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论也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科学体系,它是通过具体的科学方法而深入到科学研究全过程的。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科学方法论也要有相应的进步和发展。在科研工作中,借用前人的科学方法是很必要的,创建新方法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因此,除了要对科学方法论进行专门的独立研究以外,各个学科的科学家都要把方法论的研究列入自己的工作计划,下大力气推进方法论的创新。
当前,科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一个新的“临界期”,各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融合,一大批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应运而生,科学上的新突破已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婴儿。科学的大发展,必然孕育着科学方法论的大创新。抓住这一机遇,力争在科学方法论上取得新突破,恰逢其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