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县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在河北省中部和京津交汇处,进北京通道10余条,便捷的交通和独有的地理优势,使庞大的人流、物流滚滚而来。几年来,平安的香河环境吸引了中信国安公司、泰国正大集团等26个国内外企业到此投资,共引进资金20.8亿元,为1.5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去年农民人均收入4600多元,跻身全国
变“抢险式”为“预防式”
香河县推行“阳光政务”,自1994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以身作则,从不与民争利,凡涉及城镇拆迁改造、土地开发项目,让群众知晓在前,做到补偿费用及时到位。实施了重大事项公示、听证制度。在近80万平方米的旧城改造、京沈高速公路、国安足球训练基地、夏安线、通唐线等国家、省级重点工程中,为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中,香河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排查调处网络,做到小纠纷不出村,一般矛盾不出乡镇,重大问题不出县。2002年6月,安头屯镇顾家屯村民因购买假种子造成1200亩小麦减产,60多农户正要集体上访,镇、村干部通过信息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帮助村民找有关方面解决问题,使农民得到每亩300元的赔偿。2003年,县委书记、县长解决了安平假种子案、帝都酒店拖欠工人工资等群体纠纷,接信接访102人次,调处矛盾纠纷51起。
目前,该县有90%以上的矛盾问题实现了基层解决,连续4年无赴省进京集体上访;做到了80%以上的民事案件调解结案。他们的重点方法是变“抢险式”排查调解为“预防式”排查调解,建立了干部定期下访、信访接待日、定期集中排查、发放连心卡等制度,使90%以上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钳屯乡司法所在人民调解中坚持情、理、法并重,增强调解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成为“全国人民调解模范司法所”。
综合治理是“一把手工程”
10多年前,面对自身优势带来的10多个省市的人流大潮,香河县委、县政府感到了巨大的治安压力,制定了“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长期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
作为“一把手”工程,香河县委、县政府将综合治理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全县建立了以110报警服务台为龙头,以治安、巡警、交警、派出所为主体的快速反应机制,把全县划为62个警务区。香河县委、县政府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构建了老、中、青齐上阵,点、线、面相结合的群防群治网络。2002年8月的一天,4名外地人到一居民区入室行窃时,被楼长发现,一声招呼,近百名群众围追堵截,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多年来,全县刑事大案破案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
在河北省政法委召集的“香河经验”专家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教授康树华分析:“香河经验”其中一条就是把各级部门领导抓稳定、综治工作的实效列入干部政绩考核。县长热线电话、县级领导接待日、定期排查、督办等手段已形成制度,使90%多的矛盾纠纷化解在镇和村街,避免了推、拖、躲的现象。
普法与德育、文化熏陶融合
从1994年起,该县在城乡中小学配齐了法制副校长和法制教师,声情并茂的法制教育,有效提高了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素质,全县已连续20年保持学校安全事故的零记录,连续10年在校生犯罪率为零。针对滋扰学校师生的行为,香河县宣传、公安、工商、电信、文化等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定期清理校园周边网吧、录像厅、游戏厅等娱乐设施,查禁不健康书刊和音像制品。
香河县各级部门把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文化熏陶融合,在全县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星级文明家庭”、“十佳好人好事”的评选,成立花会、农民乐队、戏迷俱乐部、农村图书室、诗词学会等各种民间文艺团体,开展了8年“彩色周末”活动,提高了农民文化素质,在潜移默化中远离违法犯罪。香河县教育局还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为父母洗一次脚、做一顿饭菜、过一次生日等一系列的小公民道德系列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