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东软不做微软

2004-05-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东北大学软件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刘积仁 我有话说

刘积仁,1955年8月生于辽宁丹东。教授,博士导师,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东北大学软件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亚太经合组织工商理事会中国代表

。1980年东北大学电子系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1982年获得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6―1987年在美国国家标准局计算机研究院做博士论文,1987年成为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1988年被破格提拔为教授。他领导的东大阿尔派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个上市的软件企业,领导建设的东大软件园是国内最大的软件园,是国家火炬软件产业基地。

中国的软件企业从一诞生起,就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来构造我们的技术,我们最容易提出来的口号是“要做中国的微软”。但是这么多年走下来之后,得到一个教训,就是我们一直试图与我们最强大的对手去竞争。竞争的结果是什么呢?耗费了我们的资源,我们不仅没有赢,而且距离越来越远。因为那个强大的对手在全世界卖东西,而我们的资源和市场都是有限的。我们与竞争对手就像一条钢轨上跑的两辆火车,他在前,我们在后,前后是分明的,我们没法超过他。这并不是说我们的智慧不行,而是我们选择的方式不对。因为我们主要是跟随人家,驾驭不了这个市场,看不清、更改变不了钢轨的前进方向,因为那是别人选择的方向。一旦人家不走了,我们立刻就没有了自己的方向。这就是中国的软件企业这么多年难以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不能放弃我们追求的技术和产品,但是在观念上必须倒过来,我不和别人比技术,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东西,我们就提供什么样的东西。客户需要的可能并不一定是外国的东西。现在我们以解决方案来制造我们的产品,围绕客户的价值来构造我们的技术开发体系,结果我们的软件卖得很好。

过去我们提出的口号是希望代替微软,希望我们自己有个什么样的市场空间,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及竞争越来越明朗化的时候,我们转移了战场,向电信、社保、医疗、电力等行业提供了信息化解决方案,国内软件企业的本土优势得到了发挥。

我们不做微软,说到底是要走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之路。

软件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创新,而创新的概念并不只是意味着技术本身的领先,更重要的是在技术开发、市场策略、人力资源组织、资本与市场的结合方面实现从技术变成价值的整体系统的创新。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走一条创新之路,是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根本。与传统产业相比,软件产业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从它开始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从1988年至2000年,国际软件及软件服务业连续13年保持高速增长,软件市场平均增长率为10%。软件服务市场平均增长率为14%。在未来数年,软件及软件服务业仍会保持较快的增长,据IDC预测,从1999年到2004年国际软件及软件服务市场增长速度将达到15.1%的水平。到2005年预计可达到9500亿美元的规模。

软件作为一个智慧密集型的产业,不仅为人力资源充分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带来了机会,对发展中国家和在区域中相对不发达的国家也带来了机遇;印度和爱尔兰就是代表。

自1991年以来,我国软件与软件服务市场规模以年平均高于40%的速度在增长,其中;软件市场平均增长率高于29%,软件服务市场平均增长度高于33%。在国内软件市场中,由于国外软件公司的大举进入,市场67%的份额已被国外厂商所占据,尤其是在系统软件方面与国外的差距较大。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国内厂商在应用软件(政府、电信、电力、保险和财务金融等领域)和部分中间件产品(中文识别和中文输入法等)已构成市场的支流。中国在电信运行平台的管理软件和社会保险系统等大规模的应用软件等方面,无论在系统的可靠性上还是在规模上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虽然国内的软件企业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在许多方面无法与国际大公司相抗衡。但企业不断创新和中国高速发展所带动的市场,正在为中国软件企业的成功发展,开拓了比历史任何时期都好的生存环境。

我们过去长期在是否成为“微软”的问题上与强大的对手竞争,没有走出追随成功企业再超过成功企业的发展模式的束缚;而在技术与市场的结合方面,我们也没有找准技术变成价值的方向――现在,中国的软件业要发展必须走出以上观念的误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