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推动着战争形态正在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须抓住信息化这个本质和核心,在新的起点上谋划和推动我军现代化建设。今后二十年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如何面对历史机遇,抓住主要矛盾,迅速提高信息化
条件下“打得赢”的综合实力,是需要大家特别关注的历史性课题。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须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实现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复合式发展。为此,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远飞者当换其新羽,善筑者先清其根基”。着眼于战斗力标准,更新观念,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具体地说,一是需求牵引,统筹顶层设计。信息化建设,既涉及到作战、政工、后勤和装备各系统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问题,又涉及到各军兵种、各战区部队信息资源配置问题,更涉及到信息装备、软件标准和数据格式的协调统一。因此,必须建立需求牵引的机制,以发达国家军队建设为参照系,以我军现代化建设的现状与可能发展为基点,抓好顶层设计,为我军信息化建设勾画出清晰、实用、可操作的发展蓝图,确保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二是依托国力,提高起点。我军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技术领域广,所需资源浩大的系统工程。国家的“信息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为我军信息化建设搭建了快车道,借助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是一条投入少、见效快的有效途径。须以国家信息化建设为物质技术支撑,大量应用高新技术,不断提升技术基点,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三是平战结合、以用促建。保障“打赢”是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用促建是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我军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建用结合、,训战一致的原则。立足战时,兼顾平时,以建带用,以用促建,在建用互动的良性循环中推动我军信息化的持续发展。
加强信息系统集成建设。信息系统集成建设就是根据作战需求,将硬件、网络等组合成为有效实用的、具有良好效费比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全过程。要以提高信息化作战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对作战指挥链信息流程的科学分析,准确把握各级各类作战指挥、作战保障、武器控制、后勤保障等要素对信息系统集成的需求,通过系统集成将现代战场上的信息流、能量流形成有机的整体,达成指挥要素、作战单元、保障系统的横向一体化,消除“信息孤岛”和“纵强横弱”的格局,实现作战效能的整体聚集和有效释放,把信息优势转化为联合作战的整体优势。军事交通运输作为现代战争的“大动脉”,要加强信息系统集成建设力度,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构建横向联通、纵横一体的军事运输信息化网络指挥平台,将铁、水、空、公各种运输形式,陆、海、空、二炮等保障力量,军队、地方多种运力系统有机整合,实现不同空间位置的多种类型的运力资源和运输系统无缝链接,互连互通互用,实现可视化、精确化的运输保障,整体提高军事交通运输保障能力。
注重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改造。利用信息技术渗透的方法,在不改变装备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嵌入或融合信息技术提升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含量,能有效提高武器装备的保障性能,降低高技术投入风险。信息功能向武器装备渗透,等于给武器装备装上了“眼睛”和“大脑”,可成倍地提高武器装备的效能。在我军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改造中,还要注重采取外部集成的方法,通过信息技术将系列装备和单元集成为具备较强的通用性和联动性的系统,使其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益。军事交通运输装备既是机械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后勤与装备保障的基本平台,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改造应十分重视军事交通运输装备与作战装备信息化改造的同步,逐步实现运输平台与作战平台、信息平台的一体化。
打造“学习型”人才方阵。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我军信息化建设,关键在人才。军队院校作为部队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基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真正起到信息化的重要源头、信息技术创新的主要阵地、信息化人才培养摇篮的“主渠道”作用。军事交通学院作为全军唯一培养军事交通运输和车辆装备保障指挥的多科性院校,一定要认真贯彻江主席国防与军队建设思想,瞄准军事斗争准备需要,牢固树立人才是信息化建设“第一资源”,培养人才是军事变革“第一要务”的思想,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凝炼学科研究方向,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培养大批具有丰富信息知识,掌握信息技术的高素质新型人才,为全面推进军事交通运输和车辆保障的信息化建设做好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军事变革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紧紧把握今后二十年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瞄准信息化建设这个突破口,以变革求发展,以转型求跨越,全面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