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校德育工作要务实

2004-05-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冯宝忠 邱铁红 我有话说

当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多元文化交融碰撞之际,一些负效应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就对德育教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怎样使高校的道德教育更贴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更符合教育规律,更富有实际成效,是当前德育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传统德育教育目标过高,缺乏层次性,可操作性内容少。往往把德育

当作对学生个人行为的约束,把德育方法当作管理手段,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性和主体意识,造成大学生独立的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行动能力不足,德育效果因此而大打折扣。笔者认为,教育者应把大学生作为道德主体来考虑,考虑到大学生的自身需要,以及提升他们道德人格的需要,以促进他们的德性发展。真正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切实确立起“学生”在当代德育中的中心地位。

高校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仍然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德育主渠道。我们还应拓宽、丰富“两课”内容,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正面回答和帮助学生认识大学期间学习、生活中将可能碰到的一系列问题,使“两课”教学更加贴近社会,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增强针对性和说服力。

把德育目标渗透到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将德育融进专业知识教育之中,是加强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方法。在文科的教学中渗透德育,理科的教学中也可渗透德育内容。美国高校十分强调把德育目标渗透到文理各科教学中,注重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德育,尤其重视通过历史地理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信念,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这对我们很有启发。

隐形教育是采取不那么明显的隐蔽方式来传递社会价值观、正确的思想道德观等等。它也是德育工作者可以采取的方式。例如,开办各类学术活动,倡导学生应当追求的目标和价值,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思维。组织各类演讲赛、社团活动、辩论赛、校园文化月、体育活动等等,潜移默化地将先进的思想意识融合到学生思想之中去,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这将改变过去德育空洞、枯燥无味的状况,德育的效果将更好。

还应建立德育工作调研网络和信息网络,使互联网成为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运用网络这一虚拟化的教育载体加大德育工作的信息量,开辟新型教育空间。建立校园德育网站,将德育内容融入网络之中,系统地、有计划地渗透党的思想路线和道德规范。校园德育网站运用多媒体特有的功能,使德育课程图文并茂从而增强德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学中得到升华。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分析,及时了解网上信息,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质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