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足迹从北国到天涯海角都写满了奉献,一颗丹心直到停止跳动都洋溢着忠诚――一名普通的农大教授告诉人们,热血书写的生命如此绚丽。
培育优良品种
三十年天涯犹痴心
每年的春耕时节,“吉粱1号”不知被多少农民和希望一起播撒在农田里。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给予他们希望的这些优良作物品种的培育者,就是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研究室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陈学求。
1970年,陈学求到吉林农业大学农场负责农业技术工作,在生产中他发现吉林省主要作物玉米品种存在“多、乱、杂”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质量和产量。于是他在农场创建了试验田开始繁育良种的研究。北方的气候限制了大面积育种,一年只能繁育一次,种源与需求发生了矛盾。陈学求想到了“北种南育”,每年到南方繁育两季、在北方繁育一季”。从此以后他秋去春回奔波于吉林海南之间,而他的名字也和一系列的成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他主持了“高粱核质杂种优势研究”和“中国类型高粱核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两项省科委课题。他研制成功了中国高粱胞质雄性不育系“吉农101”和“吉农105”,其中,“吉农101”获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吉农105”填补了世界高粱胞质不育源中国高粱的空白,高粱核质杂种优势研究,所得资料是世界首次,研究手段居国际水平。
吉林省西部地区连年干旱、少雨,严重影响玉米产量。陈学求放下自己多年对高粱的研究,带领学生转向抗旱玉米育种研究,将玉米育种与生态环保和抗旱结合起来,亲自选育、引进国内外玉米种质资源2000余份。用这些材料选育的玉米杂交种,目前正在进行区域试验。而这些新品种通过农作物品种审定的那一刻,他再也看不到了。
30年辛勤耕耘,陈学求选育出12个高粱胞质不育系、11个恢复系,相继育成吉粱1、2、3、5、6、7号等6个高粱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已成为东北地区高粱生产的主要品种,种植面积超过百万亩,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高粱恢复系“吉农202”等用于国内外其他育种单位的高粱杂交育种工作,先后育成32个高粱核质杂种种质资源,并送国家长期种质资源库保存;他还培育出24个抗旱能力强的玉米自交系,在吉林省推广应用。
事业扎根祖国半世纪不悔写忠心
陈学求原籍广东宝安,1934年8月生于马来西亚。1952年7月,他冲破重重阻力,经印度尼西亚辗转回到了祖国,1955年进入吉林农业大学农学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开始了半个世纪的报国生涯。他的儿子陈坚这样告诉我们,“十年动乱”期间,陈学求受海外关系的影响,曾受到过不公正待遇,但他始终坚信爱国没有错,自己选择回到祖国没有错。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对祖国忠诚的行为,对子女们影响至深。改革开放初期,和他一起回国的同学,曾多次劝他到香港定居,并为他办理了去香港定居的申请,被他婉言谢绝了。1982年,离别30年的老母亲回到祖国希望他到国外继承财产,他对母亲说:“国外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家。”
1986年,陈学求作为专家组组长,被当时的国家外经贸部派往澳大利亚,承担为期三年的农业科技合作项目。当他圆满完成任务准备回国时,一位华侨农场主以优厚的待遇,挽留他到农场工作,并许诺可以帮助他全家办理移民手续。可他带领全组同志如期回到了祖国。
33个分离年舍小家实践事业心
吉林农大海南科研基地,是陈学求亲手创建的。从1970年起,除1987年至1989年到澳大利亚工作的3年以外,每年冬春两季,他都是在海南度过。
陈坚的记忆中,一年中最不愿意过的日子就是春节的那几天。父亲秋去春回,直到去世时,已经在天涯海角过了31个春节。34年里,他只和家人过了一个春节。妻子赖韵莲清楚地记得,和陈学求结婚40年,夫妻共同度过的日子还不足10年。多年来,他总是工作在一线,小女儿陈新7岁还不认识爸爸,直到13岁才和他过上一个团圆年。
海南育种基地的工作、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为了保证育种工作顺利进行,他是业务、行政、生活上的事情一起管,脏活、累活抢着干。玉米杂交授粉时,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就连当地的农民也都呆在家里不出来。可陈学求却从早上九点钟进地,直到下午四五点钟才回到住处,一干就是七八个小时,身上的衣服总是浸在汗水中。
2003年10月28日,陈学求又一次启程到南繁基地继续他的育种工作。多年的艰苦劳作,使他身患肝硬化、肝癌、败血症,此时的他已经出现明显的肝腹水症状。朋友劝他别去了,他却说 “不行啊,我的时间不多了,只要能动就得去。再有两年,两个新品种就搞出来了。”
风和日丽的海南正值作物授粉最佳时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不牵扯他人的精力,他向所有的人,甚至儿女隐瞒了病情,一天一天地忙碌着。就在2004年2月2日下午,陈学求突然发病,深度昏迷的他被送往三亚市农垦医院抢救。一天后,陈学求永远地离开了他所热爱的事业和亲人。临终前,他还对妻子说:“别担心,我没事,我还要回去工作呢。”
陈学求的骨灰,一半洒向了大海,一半就埋在能看到他撒下半生心血育种基地的山坡上。这是他的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