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术期刊的经济学解读

2004-05-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秦毅 我有话说

近来学界关于学术期刊向作者收取费用的事不断见诸媒体,引致不少批评。这种现象和实际情况比较复杂,涉及到事情的方方面面,要做全面地剖析,没有深入的调查难得说清楚。但是事情总得从根上说起,

这里我想抽掉问题的其他方面,仅从经济学的角度,就学术期刊的运行问题作一点分析。

学术期刊的投入和产出

把学术期刊的运行作为一种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来看,如同所有的经济活动一样,无论是否以营利为目的,都同样会发生投入和产出。一般而言,多数的学术期刊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是以推出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等学术内容为目的。也就是说,是以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但是,办刊必须有投入,比如需要有工作场所、需要有工作人员、需要付出出版印刷成本、发行成本,甚至广告宣传成本等等。同时,学术期刊也会有产出,比如说期刊的发行收入,有些期刊如果经营广告的话,还会有广告收入等。

学术期刊投入的多少,当然要看成本。在成本当中,固定成本以及印制成本中的物料和劳务这部分可变成本与投入品的市场供给价格相关。而可变成本中的工资部分则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编辑部的体制,二是编辑部人员的工资水平。所谓编辑部的体制,就是指编辑部工作人员是职业的,还是非职业的。或者说是专职的,还是兼职的,这关系到期刊工作人员是拿工资、拿兼职津贴还是不拿任何报酬的公益性工作。如果是前者,那么就有第二个问题,即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我国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实行的都是职业化的体制,所以工资是期刊成本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因此导致了期刊的高成本。

再说期刊的产出,首先是发行收入。影响发行收入的第一因素是定价。虽然在国外有学术期刊按照实际成本定价的做法,但是在我国,由于学术期刊不以营利为目的,且它的绝大多数消费对象,比如经费有限的机构图书馆、一般的科研工作者、在读的学生等,不是高收入群体,因此没有实行高定价。大多数学术期刊的定价远远低于它的实际成本。第二个因素是发行量。因为学术期刊的读者面相对固定,主要是相关领域的专业工作者,所以需求弹性非常小,不可能主要靠增加发行量来增加发行收入。其次是广告收入。对于大众期刊来说,广告收入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一些刊物的广告收入所占份额甚至超过期刊销售。但是对于学术期刊而言,由于读者面和发行量的限制,不可能有很多的广告收入,多数学术期刊完全没有广告。这一点与大众期刊的运作机制有着根本的不同。

从投入产出比来看,在国内的学术期刊中,除了极少数专业期刊而外,大多数期刊靠发行收入根本不足以抵补支出。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学术期刊的情况也大体如此。

谁为学术期刊“埋单”

既然如此,那么,众多的学术期刊又如何能够生存,谁在为学术期刊“埋单”?

从投入来看,因为学术事业的发展不能没有学术期刊,所以学术期刊一般都会得到社会的支持。比如说来自政府的补贴。我们国内的理论学术期刊,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不少是靠政府拨款支持的。再比如,为数不少的学术期刊是由学术机构办的,所办的期刊会得到机构科研经费的补贴。还有就是社会赞助,包括基金会的支持,这在国外比较常见,也有直接来自企业的赞助,这种情况在国内已经比较多。在许多情况下,一种期刊可能不只一种经费来源,或者说一种来源的支持不足以满足办刊的需要,办刊单位会积极争取其他的经费支持。这是学术期刊经费的主要来源。

另一个以收抵支的渠道,就是向读者和作者收费。向读者收费,容易理解,就是读者要获得刊物,必须花钱购买。向投稿人收费,包括审稿费和版面费。前者是向每个投稿人收取。后者是向获得发表机会的作者收取。这样做应该也有它的道理,在实践中,特别是在国外也并不鲜见,国内一些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也有这样做的。而且如上所述,因为购买力和定价的原因,读者所付的费用,远远不足以抵补办刊的成本。而作者要利用期刊发表自己的成果,在审稿和编辑过程中,编辑部要向作者提供包括编辑部以外的专家的审稿、以及与此相伴的有价值的修改或进一步研究的意见、文字加工、宣传、发行等方面的服务,而学术期刊与其他大众文化产品不同,所发表的作品一般不会为期刊带来盈利,所以付费应在情理之中。可见,学术期刊的生存是靠了社会支持、读者付费、作者付费三方面共同支持的。当然,如果期刊能够得到足够的社会支持,也就是说,有人为作者支付了这笔费用,编辑部完全可以,或者说不应该再向作者收取费用。鉴于过去我们所办的学术期刊大多是政府或机构拨款,又考虑到多数研究人员待遇比较低,习惯上是不向作者收费的。

向作者收费与期刊学术质量

当前,一些期刊已经向作者收费,由此引发了一些争议。争议的核心问题是该不该收。如果认同以上的经济分析,向作者收费就应该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收。实质上就是如何解决收费与学术质量的问题。把收费与稿件的质量联系在一起,符合要求的稿件不收费,达不到要求的就要收费。实际上就是以牺牲刊物的质量换取经济收入,显然这样的做法违背了收费的初衷。

如果要收费,就要制度化。收费制度的核心是不因收费而影响刊物采用稿件的公平、公正,进而不影响刊物的学术质量。比如说,要对所有的作者一视同仁,每个刊物收费的标准是统一的,收费制度要明示,收取的费用要用于补贴办刊而不是用于办刊人的灰色收入等等。总而言之,制度应该是公开、公正、透明的。在制度化的背景下,稿件的取舍就只能是以学术水平为标准。

当然,实际情况要远比上述分析复杂。制度设计以及制度的执行也不是只有理念就可以实现。需要继续研究和实践。非本文可以全部述及。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总编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