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物理学家、 973计划火灾项目首席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战略研究人才专题组组长
何祚庥 范维澄 方新
缘起:目前,我国科技人员总数约3200万,其中直接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近350万,科技人才的规模已进入世界大国行列。但是,有关专家指出,当前我国科技人才的质量和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战略科学家和科技创新人才数量明显偏少,在国际科技界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明显不足。这里的“战略科学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为什么我们如此迫切需要一批“战略科学家”?
战略科学家要有战略眼光
记者:什么样的科学家是战略科学家?战略科学家应具备哪些素质?
方新:战略科学家首先应该是科学家,在他所从事的领域有精深的研究和学术造诣。但他们又不是一般的科学家,他们是具有战略眼光、能够较好地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开拓新的科技领域或方向;具有卓越领导才能,善于组织大规模科技创新活动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具有崇高道德风尚和人格魅力,能够团结大批科技创新人才共同奋斗的科技大家。
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战略科学家?钱学森先生、蒋青松先生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再如唐敖庆院士,他是学术造诣精深的我国理论化学的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后,他站在国际科学前沿,结合国家战略需求,3次调整研究方向,创造性地开拓科研新领域,并在每个领域中都取得重大成果,培养了一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其中有些已成为“两院”院士。
范维澄:我理解的战略科学家应该是,不仅科研做得好,而且主意出得好的科学家。战略科学家首先应该是科学家,在学术上的洞察力比较强,学术造诣比较深,在所从事的领域里作出了公认的学术贡献。
他应该有战略眼光,这战略眼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他所从事的领域,根据他所了解到的战略需求,能对本学科发展提炼出关键的科学技术问题,并提出前瞻性、战略性的规划和布局;了解国家战略需求,把国家战略需求与其科研相结合。如果他是国家层面上的战略科学家,就应该了解国家层面上的需求。这两个方面的能力就是“主意出得好”的体现。另外,“主意出得好”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他的主意被相关部门采纳。这一点也很重要。
何祚庥:所谓战略科学家是指能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指明方向、提供决策依据的科学家。要成为一个战略科学家需要具备三方面的基本素质:一是战略科学家必须有认清全局、把握全局的能力。“战略”是整个国家发展的战略,不是一省一地、一个学科的发展规划。作为战略科学家,必须跳出学科的门户之见,站在国家发展的全局高度,审慎地判断哪些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二是战略科学家必须有在一定领域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战略科学家不仅要提出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也要关注实现战略目标的战术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必须能找到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缓解我国电力供应的紧张局面是我们当前的战略目标,可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是采用煤炭、石油、核能、水能还是风能?这也是战略科学家必须考虑、必须给出答案的问题。但是,答案不仅要考虑要求,还要看到资源、技术、污染等问题,是否真正能解决,而且要能在15 20年内即能解决。三是战略科学家必须要深入一线,做大量的调查研究。任何正确决策的制定都是建立在大量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的,战略科学家不能只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要下到现场,要亲自搞调查研究。我个人认为,后两点非常重要。那些没有解决过实际问题,仅靠听听汇报就对国家发展规划指手划脚的“空头战略科学家”,比没有战略科学家更可怕。
现实和发展呼唤战略科学家
记者:战略科学家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当前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现状又如何?
何祚庥:国家的发展战略中最主要的就是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而从国内外的经验和现实情况来看,科技发展战略往往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科技发展战略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败得失,而科技发展战略制定得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略科学家对于我国国情以及世界科技发展前景的判断。
方新:我国科研人员规模已进入世界大国行列,截至2002年底,直接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有322万多,其中从事研究开发的全时科技人员达103万。但是,人才质量偏低和结构性的矛盾比较突出,近几年,我国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论文数量增长很快,但是真正在国际上有影响的论文却不多。从1993年到2003年的十年间,在国际科学引文检索排名中,各学科被引证最多的前20篇论文中,没有1篇是中国科学家的论文;前100篇中,我们只有2篇;前1000篇中,我们也只有14篇。另外,在国际一、二级学术组织的领导人里,我国科学家仅占2.26%。在专利授权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美国和欧洲申请的专利数量分别是世界各国在该两地申请专利数量的2%和1%;在国内发明专利授权中,外国机构和企业申请的专利占到60%。在人才结构方面,无论是区域分布、学科分布还是产业和职业分布,都存在很大问题。战略科学家更是屈指可数。
范维澄:我们现在很多领域都需要战略科学家。比如,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这一进程中,我们需要这样一批战略科学家,他们不仅是制造业领域的中坚科研力量,能把握该领域发展方向,而且他们还能结合国情,站在国家层面上进行思考。因为制造业发展还受到其他领域的制约和影响,思考哪些应该是优先发展领域,技术路线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挑战,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在实施这些战略中,也迫切需要各领域涌现战略科学家。
为战略科学家成长开辟一片沃土
记者:那么,我们应该创造哪些条件,使更多的战略科学家得以涌现?
范维澄:我认为,战略科学家不是靠选拔和扶持出来的,而是在科学实践中不断锤炼并逐渐得到承认的结果。科研需要比较长时间的积累,做出来的东西得到国家、同行的认可也需要时间,另外得到公认的学术贡献更是在科研实践中取得的,所以不可能是靠一时的选拔和扶持。当前,我们应该从科技体制、运行机制、评价体系、资源配制政策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创造一个更有利于战略科学家成长的环境。
何祚庥:如何培养战略科学家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个人有几点粗浅的认识:首先,必须从体制上给予保证。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战略科学家。要制定发展战略,就临时抱佛脚请来各方面的专家,这些专家很难迅速从学科视角或部门视角转到科技发展的全局视角。从另一个角度讲,他们对其他学科其他部门也缺乏深入了解,很难制定出科技发展的最佳方案。而在一些发达国家,有专门的总统科技顾问组,经常研究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出谋划策。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和数字地球发展战略,就是出自这些顾问之手。我建议,我国也应发展“国家主席科技顾问制”或“国务院总理科技顾问制”,从体制上对战略科学家的成长给予保证。有“需求”,才能有“供给”。其次,优秀的自然科学家和优秀的社会科学家要进行广泛和深入的交流、接触,这样才能出现战略科学家。再次,战略科学家的培养要从战术培养做起,要从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家中选拔。就像优秀的司令员都是从士兵做起一样,要把那些善于解决具体问题的战术家逐步培养成为运筹帷幄的战略科学家。最后,要加强同国外的交流,多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
方新:如何才能涌现更多的战略科学家?我们认为,战略科学家不是选拔和扶持出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脱颖而出的。政府能做的是创造条件,有意识地识别、引导、培养更多的科学家向战略科学家转变。一是要为其创造必要的学术研究基地和平台,促使其知识不断更新,支持其国际学术地位逐步得到提升;二是要放手让其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组织管理水平;三是要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宏观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其战略眼光;四是要开拓选才视野,在国际人才竞争中吸引和凝聚战略科学家。
当前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以及中科院近年来开展的技术预先工作,对于战略科学家的成长都很有意义。在对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讨论中,多领域的科学家展开对话,各种思想进行碰撞,互相启发,每一位科学家都从中增长见识,增强战略眼光。
此外,针对当前战略科学家严重不足的现状,我们还应重视加强科研战略研究团队建设,把各方面的专家团结起来,用集体的智慧去弥补个体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把握科技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