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职业教育的紧急呼唤

2004-06-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陆婷 我有话说

去年,长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还不到60%,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往往还没有毕业就已经被预定一空,绝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就业率都在95%以上。在苏州,高级钳工的平均月薪超过硕士研究生的平均水平。在浙江奉化举行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交流会”上,一家企业愿出30万元年薪招聘一位高级模具技工,让许多博士生

自叹不如。技工的“极度短缺”已成为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技工紧缺身价直逼博士

南京市2003届大学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不到60%,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京交通高级技工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明年才毕业的学生中,已有一半被用人单位预订,特别是汽车修理、检测等专业,可谓供不应求。技术工人的待遇也让不少大学本科毕业生羡慕不已。据南京交通高级技工学校介绍,该校的毕业生到一家普通汽修厂,月工资可达1500元,如果到三资企业,至少是3000元。

在江苏省无锡新区700多家外商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中,普遍存在“管理人才好找、技术工人难觅”的问题,技工缺口高达上万人。苏州高新区和工业园区现有4000多家企业,每年技工缺口至少在2.5万人。昆山市一些企业甚至喊出了“28万年薪聘高级电焊工”的口号。

去年,杭州汽轮机厂等浙江10余家企业,最高月薪承诺达6000元,却没有招聘到符合条件的技术工人。在实力和规模跻身全国前列的杭州汽轮机厂,数控技工的缺口大约就有260人左右。某企业为招聘高级塑料模具技工,开出了年薪16万元的高价,但最终因面试者寥寥而没有下文。

尖锐的供需矛盾,使得长三角技工成为炙手可热的“抢手货”。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普遍不理想的情况下,“抢人事件”却频频在职业学校上演。

“高级技工”后继乏人

南京市每年高级技工的需求量在10万人以上,而实际培养能力只有1万多人。目前,南京市56.2万名职业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仅占7%,技师占1%,而高级技师更是凤毛麟角,只有99人,占万分之二都不到,且大多已经退居二线或退休在家。即使在装备制造业实力颇为雄厚的上海市,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比例也只有6.2%,这与发达国家高达30%到40%的比例相去甚远。上海市职业介绍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市高级技工招聘岗位数量是求职人数的12倍,而技师的招聘岗位数量竟达到求职人数的20倍之多。

一方面是技术人才奇缺,另一方面却是职业技术学校门庭冷落。为了培养技能人才,国家在全国设有3790多所技工学校,可尴尬的是,每年招生时许多学校都门可罗雀,少人问津。“九五”期间,高校和高中招生分别以150%、140%完成计划,而同一时间,中专和职业高中只完成招生计划的80%。由于生源枯竭,长三角不少职高、技校不得不改换门庭,承包给别人搞电脑培训、家具展销,有的干脆关门大吉。

72岁的章煦平是苏州制造箭杆织机上的箭杆头零件方面的专家,可如今却面临着无合适传人的窘境。他坦言道,现在真正能在一线刻苦钻研的年轻人少得可怜。一门技术往往要经过四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全掌握,一些学徒常常耐不住寂寞而离开,在一线工作的技术工人十分缺乏。

“中国制造”谁来制造

如今,越来越多贴着“中国制造”标志的产品漂洋过海,销往世界各地。长三角地区一直是“中国制造”的主力军,可由于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工和高级技师严重短缺而受到影响。在下岗工人的数字日益攀升,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普遍不理想的情况下,高级技工为何能出现稀缺状态?

主要原因是,目前在相当一部分人中还存在着鄙视体力劳动的倾向,认为当工人“没出息”。绝大多数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大学,而不是读技校当工人。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仕途轻工匠、重专家轻技师的倾向,导致每年各类考生问津高职、中专技校的寥寥无几。加上近年的普通高校扩招,家长和学生更是要千军万马涌向那座“独木桥”,技校也就因此而招不来学生。

其次是,不少企业对工人的技术培训也缺乏应有的重视,有不少企业宁肯花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高薪聘请技术专家,也不愿花几百元去培训一名技工。招工只看学历,而不问对方有何技能,从而造成了高级技师后备队伍严重不足。

就在高级技工在长三角全面告急之时,“洋打工”开始抢滩国内市场。镇江一制冷民企80万年薪引入一位意大利高级蓝领。上海市通过人力资源公司的运作以70万的高价引入日本技工。江苏句容市某民企除了高薪留人外,还斥资百万为旗下一位印度技工购买保险。浙江上虞某企业引进国外设备,专门花费70多万元请来洋专家调试。这一事实已明白地传递出一个信息:随着全球性产业大转移的进程加快,如果国内技工的素质、技能达不到要求,最后将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二是大批“洋技工”来抢饭碗。有专家指出,单靠引进海外技工并不能解决人才需要,而且企业生产成本也会提高,最重要的还是培养更多的本土技术型人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