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建邺区政协委员杨炎明今年特别忙。自从南京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河西新城区”的战略决策后,她已撰写了《关于全面建设“绿色南京”的建议》、《关于在河西新区建设清真网点的建议》等多份提案。担心靠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全面收集反映群众的各种问题,她又在区政协组织了一支23人的信息员队伍,通过这种“连心桥
了解民情、关注民生、反映民意、为民办实事。杨炎明正是江苏政协委员工作的一个缩影。
“365天委员”
在常熟,政协委员们经常邀请党政领导通报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情况,以知“政情”;专委会、界别小组、镇联络委坚持按照规定活动,加强专委会与有关部门的对口联系、对口协商,以知“社情”;委员们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视察调研,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以知“民情”。常熟市政协明确提出在全体委员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人每年写好一个建议,提供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反映一条社情民意,为群众办一件实事,本职工作出一项成果――委员发挥的主体作用更加具体化了。
南京市政协以百姓需要为依据,以人民满意为标准,针对“保护失地农民利益”、“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增长”、“加强我市城市拆迁房屋管理”、“国企三联动改革中保障职工利益”等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连续召开专题协商会,促进群众关注问题的有效解决。南京市政协还成立由100多位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组成的民主评议专题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表等形式,对政府工作进行评议。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江苏各级政协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让委员从“一年一次会、平时不见面”,转变成为“365天委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广泛认可。
唱好“富民连续剧”
民本之要,在于富民;富民之策,贵在发展。
泰州市政协紧扣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选择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长远利益的重大问题,议政为民,通过一系列的提案建议,着重唱好三部“连续剧” 一部是谋企业改制之策,推动企业改革的“连续剧”;一部是谋民营经济发展之策,推进全民创业的“连续剧”;一部是谋致富农民之策,促进农民增收的“连续剧”。泰州市政协在“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的同时,准确抓住落实提案、解决问题的关键,进一步深化提案,促进提案内在价值的转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镇江市政协以富民为目标,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重点课题,针对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打破,城乡劳动力就业机会、待遇、地位不平等,外出劳动力组织化程度低及管理不到位的现状,建议市委、市政府成立“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导小组”,明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主要职能部门,由市劳动部门全力打造“农机跨区作业”、“康桥工程”等五大“品牌”。今年镇江市政府把转移6万农村劳动力选作“为民”的第一件实事,前三个月已经转移了3万多人。镇江市就业中心在向城乡劳动力开放的同时,还举办了全市联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专场就业招聘会。市民高兴地说,市政协的这种求真务实之举,“拆掉了一堵墙,开启了一扇门”。
“理直气和”活力常新
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政协工作的活力因此常在。
开好例会是履行职能的主要形式,全委会集中协商,常委会专题协商,主席会重点协商,专委会对口协商――盐城市政协在履行职能时同样充分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选题上,盐城市政协既注重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言,也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献策;在方式上,既不断完善调研、视察、提案、座谈等传统工作方式,也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思路和办法;在实践中,注意改变全委会议大会发言、分组讨论的固定模式,强化联组讨论,扩大委员的参与率,弥补了个别委员发言、多数委员听会的不足,提高了参政议政的实效。
苏州市政协创新工作理念,努力营造“理直气和”的良好氛围,提倡“理直”了才能把政协工作做好,才能不断开创政协工作的新局面;“气和”了才能有一个和谐融洽、和衷共济、生动活泼的良好环境,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苏州市政协在工作的生动活泼上下功夫,与广电总台联合在市电视台新闻频道开办《委员之声》新闻谈话节目,每月一期,每期30分钟,谈话涉及企业转制、创建平安苏州、关爱弱势群体、中小学择校收费等热点,至今已有240多位委员参与了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