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流动小学的教室里。卢现艺摄
6月12日,《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大型摄影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在艺术的诸多门类中,当数造型艺术、影视艺术更多贴近现实生活;而在摄影艺术的诸多种类中,又当数纪实摄影与真实生活同步。它所具有的篇幅容量,可资接纳广阔的社会景象,展现历史的纵深,多侧面的表现人的个体形象和生活情态。如果积其小幅构成宏篇巨制,则可能对时代作全景式、又具深广度的直观表述,因而纪实摄影可能在表现历史的变革和走向的零距离表象之下,让观众在摄影艺术家的镜头聚焦中返观曾经的我们――作为摄影对象的自身形象,从而引发有关人、人的价值和人文精神深层的思考。
曾几何时,我们的艺术,在张扬艺术的同时,忽视了人,弱化了人或者将人作为艺术的道具。出于职业的潜意识,艺术家将注意力投放在“怎么说”的功用技术手段之时,常常不自觉地忽视了“说什么”,以至于在形式主义、技术主义至上的当今,疏离了人、隔膜了人,甚至过于美化或者丑化了人而造成了精神游离和内质苍白的虚假感。在社会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古老的中国、现代的中国、多彩的中国正处于一个不断变革与调整的历史进程中,这种以发展进步为目标的社会性调整必然因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分配方式的变化,引发作为主角――人的角色变异、精神失衡、心理落差的阵痛。进步、文明与落后、愚昧交错,富裕、成功与失意、沉沦共生,欢乐、美好与苦痛、丑陋并置……这无疑为当代中国的摄影艺术家、社会学家,包括各门类的艺术家提供了最为“丰富”的社会标本,创作源泉。又因为这个“丰富”,将成为艺术家取之不尽的题材和施展才能的土壤。我相信任何一位具有良知的艺术家和朋友,都能在这些无一虚构、矫饰的摄影作品中读出远比作品本身丰富得多的东西来。
中国正处在千年未遇的历史大变局中,我们的摄影艺术家以平实的心态,平民的视角在镜头中遭遇现实和造访真实,心存着某种热情、善良的心愿,秉持着达观、昂扬的心性,夹杂着沉重、苦涩的心境,一无遮掩地和盘托出所见所遇,并以此折射出艺术家灵魂中的所思所翼。将这六百件作品联缀成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通景,提供给我们一次机会,徜徉其中,感受其中,犹如引领我们循溯历史的时光隧道,以各自的读解认知方式,感受中国,感受历史,感受中国民众在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生活道路上的艰辛历程和奋斗精神,关照民族的文化史、心灵史和社会演进史。
修葺一新的中国美术馆将努力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秉持更新理念,开门办馆的方针,积极推动现当代文化艺术成果的展示、研究、收藏和交流,促进艺术普及教育,优化服务,向社会各界和朋友们推介更多更好的艺术展览。
非典期间一个老太太在村口值勤。赵国敏摄
傈僳人凭溜索横越澜沧江。陈安定摄
城市高架桥上的施工者。刘一纬摄
农民进城。冯建新摄
初为人父的小伙子学习为婴儿喂奶。叶健强摄
里弄里的老邻居。柴之澄摄
抱着去世老伴的遗像,圆了同游北京之梦。郝俊臣摄
回大院看望母亲的人吹起了儿时的竹笛。任锡海摄
在樱花盛开丛中为老人留下最佳影像。吴正中摄
每天都到收购站去“淘金”的藏报迷。江浩摄
把粮食晒在没被洪水淹没的房顶上。袁学军摄
夏夜里陪孩子读书的母亲。田鸣摄
天热时,老人关上大门为老伴搓澡。焦波摄
移动电话刚刚兴起。张忠和摄
乡村诊所里,医生正在给病人打针。王征摄
股市低迷,股民在证券营业厅改练太极拳。鲁道新摄
一位老人在黄河边老城墙上吹箫。路泞摄
即买即刮福利彩票现场的幸运儿。刘德望摄
胡同口的黑白电视机旧货市场。谢国安摄
首批三峡移民将家具从山上搬下来。胡伟鸣摄
田野边的桌球赛。田野摄
一位“民间文字工作者”的手迹。刘建明摄
县城的“土保龄”。佟建国摄
老城区居民用古老的方法为婴儿消暑降温。唐浩武摄
对镜化妆的母女俩。王文扬摄
27岁的居委会主任为小两口调解纠纷。谢海涛摄
当年在这里插队的“知青”回来看望乡亲们。于德水摄
参加“百鸟鸣叫”比赛的鹦鹉在和主人亲嘴。于惠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