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无论从学说系统内部看,还是从外部环境看,马克思主义哲学都面临着巨大挑战。从内部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说面临着两个挑战:一是“文本问题”,即经过联系实际的理论思考和多方面的比较研究之后,人们发现了一个问题:一向被当作马克思主义标准形态的哲学体系,在它的创始人那里究竟有多少文本上的理由和根
挑战、压力同时就是机遇和动力。近二十多年里,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已经和正在做着奋发有为的努力,并且取得了不少成绩。这些努力及其成果,尽管并不像“全民学哲学”年代那样产生明显的轰动效应,也无法以形式化、定量化的方式进行统计和对比,甚至在学术界内部也未必能够得到足够的理解,更不一定为外国学者所了解和承认,但它们的客观意义和影响却不能低估。由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特殊地位,这些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系统的发展变化,实际上反映着我们国家社会主流话语、主导话语的发展变化。而上述努力和成果,不仅改变着我们哲学的原有面貌,也对改变社会思想文化的面貌产生了深远影响。
目前,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环境看,我们都处在一个需要且有利于产生大思想、大智慧、大手笔的时代。现在需要的,正是要多一些科学的自觉性和理论志气,以营造相应的环境和土壤,回应历史和实践的呼唤。对此,我们应首先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定位和使命,处理好学科与学说的关系,以科学的自觉性和理论志气付出足够的努力,争取站到学科的前沿,同时着眼于创造自己学说的新形态。
学科的生命在于“问题”,一切真实的问题最终都来自人类生存发展的实践和思考,来自历史本身;一切真实的答案也都来自人类生存发展的实践和思考,来自历史本身。在这方面,应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自觉性的传统优势。因为在马克思那里就已经宣布:凡是把理论引导到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够在实践和对实践的把握中得到解决。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说,相信实践就是相信人类,尊重实践就是尊重人民。只有敢于和善于直面实践中的一切重大问题,才能够找到、找准解读的真正“文本”,找到、找准解读的真正根据,才能把握真实的问题,在不受任何成见束缚的思想空间中,独立地走向学科的真正前沿,并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有效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因为,它以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在理论上就必然要求有与人类实践和历史命运相关的使命感,有随时随地服从真理的自觉性。总之,要有学科的视野和胸怀。它任何时候都不会制造或迷信“终极真理”和“绝对权威”,既不会满足于既得成绩的孤芳自赏,也不迷恋于仅仅是话语上的自给自足,更不会把对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欣赏变成盲目崇拜,忘记了在无限发展的历史和实践中继续前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最先进的学科形态和成果,总是立足于时代发展的“下一个”,而不是终结于过去。因此,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要有自觉的学科意识,二要有坚定的理论志气。
所谓自觉的学科意识,就是要以高度的社会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为基础,懂得站在学科的高度上看待自己和别人的学说。这就要有一种健全的心态,自觉地保持科学、严谨、求实、宽容的学风和永不满足的作风,既不盲目追从别人的学说,也不急于将自己的学说强加于人;要以“问题―回答”的水平来衡量学说的优劣得失,充分尊重学科发展的逻辑,充分尊重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保持这样一种心态,是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表现。反之,如果仅以宗派式的眼光看待,就只能使自己失去比较的尺度和竞争的活力,降低自己的科学水准。
所谓坚定的理论志气,就是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基础,掌握自己学说建设的方向和标准,有不断攀越理论高峰的目标。这就是:要有一种进取的心态,要独立思考,不迷信任何现成的公式和教条,敢于和善于超越前人(其实就是超越自己),用当代人的智慧(亦即人类历史智慧的凝结)去面对问题,回答问题,经过共同努力,创造出有自己时代精神的思维和话语。如果没有这样的理论志气,那么就永远走不出只会咀嚼前人、人云亦云的“小学匠”心态,造就不了大手笔。
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大道而产生的自我封闭系统,也不是随着创始人逝世而凝固起来的僵死模式,它是由世代马克思主义者的探索和建设汇成的一个活的思想之“流”,并始终经受历史实践的考验。后人作为继承者和实践者,有权利也有责任用“与时俱进、与世俱进、与民俱进”的态度去发展和重建它。我们不要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只当作是谋求一种话语生存的行为,而要看作是阐发新的时代精神,建设我们国家民族乃至人类走向未来的思想文化和理论基础的大工程。这是我们的权利和责任,也是我们现在所讨论的事情的实质。因此,更需要增强科学的自觉性和理论志气,了解和珍惜我们已经和将要做的事情的意义,以使自己的方向更明确,信念更坚定,工作更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