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家的光明日报情结

2004-06-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汉秋 我有话说

将平时琐屑汇拢在一起,连自己都吃一惊:原来我家竟然与光明日报结下如此深的不解之缘。

我1955年进北京大学中文系后,校园里的光明日报阅报栏是大家课余喜欢光顾之处。大约二年级时,谭家健同学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刊发表《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随即,系主任杨晦先生讲课时对它发表不同意见(不赞

成把《孟子》作为文学作品来谈“艺术特点”),可见老师们也都关注该报。我们更把在该报发表文章视为很大的成就。

40年前,1964年8月23日,就是这个“文学遗产”,用了几乎一版篇幅,发表我的长篇论文处女作。当时我正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导师陈中凡、钱南扬两位先生都看到该报,见到我时都主动表示嘉许。钱先生以他特有的细致指出,崔莺莺已许配郑恒,我文中称她“待字闺中”,不当。与此同时,安徽大学的老教育家孙陶林校长,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发扬我在光明日报发表长篇论文。一直到1978年,“文革”过后刚刚恢复评职称时,我被破格越级评为副教授,还有此文之功。凡此都显见:当时光明日报在各高校校长、教授、学生心中,都有很高的位置。

20年前,1984年,光明日报为我的两部成名作发表书讯,发表书评。也在这年,“文学遗产”还就我一篇文章开展《儒林外史》创作方法的讨论,两种意见一来一往,论辩持续了半年之久。吴组湘先生也注意到了,还特别对我作了指导。以后,我的重要学术脚步在该刊上都有脚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光明日报是我学术成长的重要园地。

15年前,我奉调农工民主党中央宣传部工作后,光明日报成了拓展统战宣传的全国性窗口,我在“民主与团结”专刊上发表数十篇文章,而且频频获奖。我们与光明日报联合举办“干部道德建设笔谈”,联手策划“两会”期间的活动和报道,积极组织各地宣传干部参加“同心谱”征文,邀请该刊编辑参加我们的宣传干部会议进行指导……光明日报成了培养农工民主党宣传干部的高级园地,无怪乎去年在河南的农工民主党宣传工作会议上,各地宣传干部获悉张雨福同志生病,二十多人自发联名写信慰问,表达了对光明日报的深情厚谊。

10年前,1994年8月7日,我和我女儿李韵主撰的《新三字经》正文在光明日报刊出,8月9日台湾吉大报就发表评论,认为“这家中共中央主办的报纸”发表了代表中国的《新三字经》。从那时起就开始了李韵和光明日报的缘份,她6月16日出生,正赶上社庆日,从而每年与光明日报同庆生日。大学四年级她在中央电视台实习,有机会留台工作,但毕业时她却坚持选择光明日报。当她第一天去报社上班时,我将光明日报45年社庆的纪念表戴在她手上,她十分珍惜,多少年过去了,表带更换了好几条,电池也换了好几次,表却一直不肯换。在光明日报工作她感受到荣誉,也承担起责任。她对光明日报倾注的感情也影响了第三代,她的女儿从小就见到这张报纸,未识字的小女孩不管看到什么报纸都说是“光明日报”。问她:“你妈到哪里上班?”――“光明日报”。问她:“你长大干什么 ”――还是“光明日报”。三代人的情结,此情绵绵无绝期。

对我来说,光明日报不仅是新闻报,而且是文化资料,许多报纸可以过月就处理,光明日报不仅要留剪报,而且要保存一年。光明日报是知识分子的报,是有文化的报。有文化,代表高品位,有蕴涵。光明日报的许多专刊,能将时政课题学理化,社会热点深刻化;学术睿思可喻化,科技新知普及化。在媚俗成风之时,要坚持自己的风骨,发扬优良传统,深入精神文化的层面,为弘扬和培育先进精神而矢志不渝地努力,这需要过人的胆识,相信光明日报能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