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更新观念 找准定位求生存

2004-06-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高晓明 我有话说

编者按:6月8日,本报刊登了记者郑晋鸣采写的报道《职业教育的紧急呼唤》。就此,本报离休老记者杨智翰给报社领导写信,提出要办好职业教育必须解决投入不足,训练动手能力的实验实习的装备、时间和技术课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并建议寻找和推出这方面的典型。其时,记者正随中央新闻采访团赴江

苏、上海、浙江采访三地职业教育发展的状况,也充分体会到了这一点。在“去年长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还不到60%”的情况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往往还没有毕业就已经被预定一空,绝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就业率都在95%以上”。究其原因,就是三地从政府到学校和学生,通过更新观念,找准定位,多元办学,形成合力,权责分明,加大投入,共同创新,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适用的实用人才,从而使职业教育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政府:坚定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在我国,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仍处于弱势地位。发展职业教育的首要条件是政府重视。记者在采访中,江苏、上海、浙江教育主管部门领导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从1998年到2000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三地的职业教育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滑坡。但三地的政府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都能以全新的观念看待职业教育,坚定地支持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并进一步明确了其定位就是要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人才。所以,职业教育不但经受住了考验,并且利用这一时机,经过调整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也为经济的调整和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上海市1987年就颁布了《上海职业技术教育暂行条例》,去年又通过了《上海职业教育条例》,市委书记陈良宇曾指出 “职业教育对上海的发展至关重要,一定要抓紧、抓好。”江苏省2002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浙江省更是明确提出 “各地在加快发展高中段教育的进程中,必须加强对初中后分流的宏观调控,确保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占高中段招生总数的50%以上,促进普教职教协调发展”。

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调控,使三地的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也保护和调动了办学者的积极性,特别是在浙江,更出现了民办中职达150所,在校生10万人,占全国民办中职总数八分之一的可喜现象。在那里,一些超前的做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允许职业学校按生均培养成本收费,学校可自主决定不同专业的收费标准;职业学校收费实行备案制。

学校: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

三地的职业教育办学者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坚持以市场和就业作为办学导向,不盲目地追求升格、扩张。他们紧贴市场办教育,三地的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都十分看好,特别是中职近年来均达到98%左右。

在办学过程中,各校都以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为目标,从专业和课程设置,到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都以全新的理念为指导。特别是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走出校门前就基本符合企业的要求。许多学校通过把实训基地设在合作企业,让学生提前了解和适应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很多学生在实习期间就被企业录用,实现了“教学实践零距离、毕业上岗零过渡”。

上海市教委的王向群处长在提到何以把上海二医大附属卫生学校作为采访点时说 这个学校很有特殊性,他们的具体作法不是谁都能学的,但他们的办学观念却可以给人以启迪。这所学校在办学中,不仅把眼光放在本地市场,还举办向国外输出护理人员的实验班,学生的出路非常好。所以虽然收费很高,却仍然非常热门。这种突破框框,按市场规律办学的模式,在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IVP 等学校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IVP以股份制的现代学校制度办学,收费达到一万元,但学生平均就业率97%,有约51%进入世界500强,这样的投入产出比,自然深受欢迎。

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实干家

在江浙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远高于其他地方。本来这三地的普通教育特别是普通高等教育十分发达,学生和家长的期望值应该高于欠发达地区,对职业教育的接受程度应该也相应较低。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三地由于市场经济发育得比较成熟,人们的成才和就业观念也更为理性和实际。家长和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个人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求学、就业道路。

在我们采访的第一站,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基地,一群学生正在扦插树苗。他们对自己选择的职业教育充满热爱,对前途满怀信心,因为他们的学长走出校门后的就业和创业的成功先例,给了他们信心和憧憬。在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一幅标语代表了职校学生的共同心声:“社会需要实干家,天生我才必有用。”

用人单位的观念更新也同样重要,这三地的企业过去也曾盲目追求录用高学历毕业生,带来了人力成本过高,员工队伍不稳定,一些高学历人才动手能力不强,无法适应企业实际需求等问题。现在企业的决策管理层普遍重新调整人才策略,这种转变也为职业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宽广的就业前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