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观欧洲议会选举

2004-06-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罗马记者 穆方顺 我有话说

6月10日至13日,欧洲联盟25国举行了欧洲议会选举。这是这个“超级议会”自1979年由选民直接选举以来的第六次选举,也是欧盟于今年5月1日东扩后的首次选举。这一被誉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主选举”,具有若干与以往历次选举不同的特点,也反映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许多复杂的因素。

首先是参选率创下历史新低。这

次选举的平均投票率只有44.2%,比1999年的欧洲议会选举低了将近6个百分点。其中,10个新成员国的参选率仅为26%,波兰少于20%,斯洛伐克还不到17%。这表明“欧洲公民”对欧洲议会的意义总体上缺乏了解或不予认可。事实上,欧洲议会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最具象征意义的机构。尽管它目前的职能范围仍然有限,但其立法活动已涉及交通、环保、食品安全、劳动保护等诸多方面,对成员国的法律体系和民众生活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但多数欧盟百姓仍视欧洲议会为泛泛的欧洲“议题”。参加投票的选民也大多是把此次选举看做是评审本国政党的机会,却极少关心欧洲议会的运作。而刚刚入盟、主权意识仍然很强的10个新成员国的公民,都还程度不同地对这个超级议会存在着排拒心理。从而形成了“欧洲意识”与政治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这也意味着欧洲的社会整合将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缓慢的过程。

其次是各国执政党普遍受挫。除西班牙、希腊等少数几个国家的执政党外,各新老成员国的执政党无论是左是右,几乎全面落败。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德国社会民主党遭遇了近30年来最惨重的失败,得票率仅为21.5%,还不及反对党基民盟的一半。法国总统希拉克的执政联盟以16.6%的选票远远落后于社会党的28.9%。英国工党继地方选举失利之后再次受挫,选票下降6%。波兰执政的左翼政党只得到了11%的选票,而捷克的社会民主党则沦为第五政党。意大利的五党执政联盟中,虽有4个党巩固了既有地位,但贝卢斯科尼的意大利力量党所获选票却比2001年大选下降了8个百分点。综观欧盟各国的局势,执政党之所以遭受这样的挫折并不是左右政党对抗的结果,其首要原因是欧洲经济停滞以及各国政府普遍进行的退休、医疗、劳工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激起了民众的广泛不满。这凸显了欧洲施行统一货币后为应对激烈国际竞争而必须进行的经济改革步履维艰。还应指出的是,伊拉克战争对这次选举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坚决反战的西班牙工人社会党继3月大选上台后,又获得高达43.3%的选票,继续稳居第一大党地位。英国、波兰、意大利等国的执政党毫无疑问地在此问题上受到了选民的惩罚。德法两国出现的“反常状况”,或许是由于朝野政党对伊战的原则立场并无实质差别。

第三是欧洲怀疑派势力有所上升。在欧洲各大主流政党中,英国保守党是欧洲怀疑论的代表。在它以英国第一大党走出此次选举的同时,主张英国脱离欧盟的小党――独立党令人意外地获得了将近五分之一的选票,一跃成为英国第三大党,被舆论称作“叹为观止的事件”。此外,北欧和东欧一些国家的欧洲怀疑派和抵制派也取得了令人关注的进展。这一新的情况,特别是英国政情的变化,无疑将成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负面因素。但从欧洲全局看,怀疑派势力毕竟远非欧洲社会的主流。欧洲一体化进程向来都是历经波折而不断深入的,在欧盟刚刚完成东扩和制定统一宪法的这一重大历史关头,各种思潮的激烈碰撞不足为怪。 (本报罗马6月15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