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哲学学术走向

2004-06-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季风 我有话说
《哲学研究》、《世界哲学》、《文史哲》、《江海学刊》、《河北学刊》、《江苏社会科学》、《浙江学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陕西师范大学报》、《求是学刊》、《人文杂志》、《学术研究》、《中州学刊》、《社会科学研究》、《教学与研究》和《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等
十几家学术期刊哲学编辑,日前会聚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纵论――

中国哲学学术研究怎样回到现实、从关注和解决现实问题中提高哲学思维能力?中国哲学在整个世界哲学的融合与对话中,如何提高学术水平并形成中国气派?学刊编辑怎样把握和关注中国哲学学术研究走向……在日前召开的由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中国哲学界的学术走向和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上,哲学编辑与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师生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地交流。

哲学编辑们认为,目前中国哲学学术走向呈多样性,中哲、西哲、马哲齐头并进,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取得了重要成果,但三者如何面对全球化提出的关乎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进行学术资源和思想资源的整合,形成中国气派的话语系统,这是中国哲学共同关心的问题。为此,哲学内部加强对话的呼声很高。今后中国哲学学术究竟怎样走?有人认为,仅从哲学问题内部很难找到答案,可以从其他学科和现实生活中寻求解答问题的途径。

回到现实世界,不拘泥于理性的抽象王国,在云里雾里走个性化之路,这是与会专家学者最大的期望。他们认为,哲学从来都是面对现实,反映时代的实际呼声。改革开放时,哲学界热门话题很多,那时,是现实逼着我们去研究问题 如今,哲学似乎离现实越来越远,这是哲学边缘化的一个原因。“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中国哲学要生活化,要有非常鲜明的问题意识。现实包括哲学本身、自然科学,还包括实践生活、人们的观念以及人类所生存的环境等等。哲学编辑提出,中国哲学要规范化,我国哲学概念的精确化和表述的清晰性较为欠缺。当前,要反对中国哲学职业化的倾向,因为,中国哲学职业化的后果就是功利主义盛行,从而丧失了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变成了技术专家,学术凸现,思想淡出,没有人愿意在黑暗中艰苦探索、独自探索,在会山会海中,说同样的话语,不深入实际,以第二手材料立论,真正的原创性很少。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名家和名刊对中国哲学学术走向有着重大的影响,名人往往是学科带头人,名刊往往具有权威性。因此,名人、名刊的社会责任感尤为重要。哲学编辑应当肩担重任,加强见识,在与学术研究的互动中主动地引导中国哲学的走向,一味被动地编稿、发稿只能放弃编辑的学术评价功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