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村民向总理诉说难题之后

2004-06-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邵文杰 本报通讯员 许翔宇 何红卫 我有话说

“没想到温总理对村民的意见这么重视;没想到农业部解决问题这么快。”记者近日见到曾祥华时,他仍沉浸在几天前与总理见面交谈的激动与幸福中:“中央政策好,总理体察民情,我们也应为国家着想。这不,我刚筹到300多元,准备去交清全年的农业税。”

曾祥华是湖北省枝江市安福寺镇桑树河村农民。6月9日,中

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枝江考察。在桑树河村,总理“招呼”的一次临时停车令许多人“没想到”。村党支部书记余瑞涛告诉记者:“本来安排的是到另一周姓家里的,没想到总理提前停了车。”于是,曾祥华成了村里第一个见到总理的人,和村里100多位自发前来看望总理的人一样,都“有了终生难忘的经历”。

曾祥华和余瑞涛等还“没想到”的是,近几天来,在北京,农业部的领导和一些科技人员正在对一份关于做好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的方案进行研究落实。

“老杜,你帮助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谈起那天见到温总理的情景,曾祥华兴奋得直搓手。

曾祥华说,6月9日上午10点多,他隔远望见几辆汽车缓缓驶进了村,在他们四组居民点停下后,一些人在田间查看水稻长势,他便迎上前去看个究竟,当曾祥华认出是温总理时,他说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能在自家门前田埂上,看到从前只有在电视上才能见到的熟悉面孔。”

“温总理随和亲切。从和我握手那一刻,我一下子消除了紧张情绪,”曾祥华说。温总理主动提出去他家看看,然后和他手拉手到了“一点也没准备”的家里,在几把木椅上紧挨着坐下交谈起来,旁边还有闻讯赶来的李泽莲、赵家英、罗启友等村民。

话题从农村政策到油菜籽、稻谷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上……不知不觉间,半个多小时过去了。曾祥华说,最后温总理又问他和乡亲们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听了这话,曾祥华说:“总理,我们这一带的地,一连打五六次灭虫药都不起作用,不晓得是药不好,还是不对路。还有,能不能给测测土,看看缺哪种肥,好配方施肥。”

温家宝转身对随行的一位领导说:“老杜,你帮助解决一下这个问题。”三四分钟的工夫,这位领导就答复 “明后天就派人来调查,为村民解决难题。”曾祥华说他后来才知道那位领导就是农业部部长杜青林。

“没想到农业部解决问题这么快!”

9日中午接到杜青林部长指示,紧张准备后,下午4 45,农业部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肥料处处长高祥照和农业部种植业司生产资料处宁鸣辉副处长在北京登上了赴武汉的飞机。高祥照是农学博士、研究员、农业部的肥料专家;宁鸣辉在农业生产资料的鉴别和选择使用方面颇有建树。

晚上6:40,飞机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出了机场,两人便和湖北省农业厅有关同志一道直奔枝江。

晚上11:00,调查组赶到枝江市。他们连夜向当地农业部门了解有关情况。

10日一早,不到7点,调查组已来到曾祥华家。仍沉浸在头天与总理见面喜悦之中的曾祥华,正收拾农具准备下地,看见一大早五六个人向他家走来,开始还有些纳闷,当听说是从北京专程来为他解决问题的农业部专家时,他惊呆了:“农业部解决问题这么快!”

听完曾祥华介绍,高祥照等详细询问了一些具体问题,并到田间做了实地查看,最后得出结论 农药质量没有问题,晚稻螟虫难以防治主要是用药不科学,措施单一;对于土壤问题,由于曾家地里已施过底肥,无法测土。专家们根据曾家所施底肥的品种数量开出了一个追肥的单子。

专家现场解疑答惑,曾家很快聚来了20多位邻居和乡亲。见村民热情高涨,他们随即在曾祥华家举办了一个小型讲座,对村民们种田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专家讲得透彻,乡亲们听得仔细,不觉已近晌午……临走前,高祥照等给村民们留下了联系方式,告诉他们问题不论大小,随时都会帮助解决。并记下几位村民的地址,答应为他们邮寄一些农业科技方面的材料。

回到枝江市,高祥照他们又召开座谈会,了解该市植保、土肥工作基本情况,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商讨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建议。离开枝江前,他们又到市区各农资市场进行调查,没有发现假劣农药……

小问题引发大思考

解决曾祥华和桑树河村农民种田中遇到的一两个技术难题对农业部的专家来说应该是“手到擒来”,然而,由此引发的一些思考却不能不引起重视。

曾祥华和村支书余瑞涛都反映,近几年来,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后,由于经费不够,镇农技站原有20多人,现在只剩下几个人,农技推广工作削弱了,加之农民自身素质不高,影响了科学种田。

当面向总理汇报工作的枝江市委书记王松华说:温总理深入基层、体察民情的作风给我们留下了极深印象;农业部雷厉风行、落实总理指示不过夜的工作效率也为我们做了表率。在基层农技推广上,我们与农民的需求还相差很远。今后,市里要从队伍建设、资金投入、技术服务上多向基层倾斜,把总理对农民的关怀落实到村组和每个农户。

高祥照、宁鸣辉等认为,曾祥华家“农药打不死虫”、遇到问题不知该找谁,反映出了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薄弱,而测土配方施肥是农业生产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除了技术人员到位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资金作保障。由于土壤肥力不断变化,所种植的农作物不断更新,需要长期不断地进行土壤测试、肥料试验和配方更新,而一些地方认为“测土配方施肥是老技术,年年都搞,缺乏新意”,最近几年投入越来越少,导致在基层缺乏工作的组织和资金支持。全国只有吉林和广西对此有专门立项,其他地区都是零星点点。枝江市仅在3个乡镇进行了示范,并未普及推广。这个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根据对桑树河村这个“点”上的解剖,高祥照、宁鸣辉等提出了《关于做好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说:“曾祥华个体问题解决了,但他反映的问题很有代表性,这事关系到农民增收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大事,农业部将协同各级农业部门一起,制定政策,研究措施,加大落实力度,解决好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难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