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再说“汉城”改名

2004-06-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高放 我有话说

贵刊6月18日发表石河同志《“汉城”叫什么》一文,表示不同意韩国汉城市政府最近要把汉城新的中文名字改为“首尔”或者“首午尔”的意见。我认为把汉城改为音译新名,只要改得合情合理,即便一时感到不便,再大的困难也是可以克服的。

早在1993年,海外中文报刊上就已经有人呼吁中文也要把“汉城”改为音译

“索尔”。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主办的《国际社会与经济》月刊1994年第1期文摘栏摘登了海外中文报刊上的这篇文稿。我读后感到言之有理,并且对这个问题颇有兴趣。经我认真考证和反复思考后,写成《汉城应改首瓯》一文,刊于该刊同年第5期,另摘登于上海社科院主办的《社会科学报》第450期。拙文后已收入高放文集之五《纵论世界风云》。这里不再细述。

我们只要了解韩国历史上“汉城”名称的由来和演变,就一定会同意汉城的中文名称务必要改变。汉城古称汉阳,1395年书面语改名汉城。1910年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人随即把汉城改为按日语读音的KYONGSONG,意即京都。1945年日本投降,朝鲜独立后,为铲除日本殖民者的统治痕迹,南朝鲜人就不再称汉城为KYONG-SONG,但也没有恢复朝鲜原先HANSONG的读法,而是改用另一个朝鲜语,其读音是塞乌尔(SIEUR),意即首都,英文音译为SEOUL,但是朝鲜的书面语仍然是写汉城。1948年8月大韩民国建立后,汉城就成为韩国名副其实的首都。随后全世界各国(包括日本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都音译韩国的首都为“塞乌尔”,唯有中国(包括港澳台)以及新加坡的华文书刊和口语仍用汉城。1993年海外中文报刊已有人建议中文也要改为音译“索尔”。我认为“索尔”像是西方城市名称,缺少东方特色,最好能够采用音译与意译相结合,又具有东方特色的一个新词。经我细心琢磨,我提出把汉城按现代朝语发音译为“首瓯”。金瓯一词在古汉语中意为用金制作的精品,尤指国土。毛泽东在1929年秋填写的“清平乐”词《蒋桂战争》中就有“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佳句。首瓯一词意为首要的国土,即首都之意。我的建议除了在上述报刊发表之外,还曾经上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备案。后来遇到一些韩国朋友,他们都同意我的意见。

一个国家首都的城名不能长期书面语与口语不一致,为了遵循国际惯例,汉城的中文名字确实要改。不过我觉得韩国方面要把汉城改为“首尔”或“首午尔”却不大理想。至于汉城改什么中文为好,因为这是涉及中韩两国共同使用的汉字问题,所以,最好由中韩双方通过交流协商,尽量协调一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