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首次在国内将等离子喷涂技术用于重载车辆薄壁磨损零件的修复,解决了各种机械和设备薄壁零件不能修复的重大难题;
――他创造性地研制了电
――他率先提出在我国建立表面工程学科的设想,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表面工程研究所,为表面工程的研究和应用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他主持创建国家级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再制造工程的研究、应用与发展。
今年2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他的两项表面工程科研课题分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
瞄准难点刻苦攻关
2003年6月,由徐滨士主持建设的国家级“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在装甲兵工程学院落成运行。
再制造,这一当前风靡世界机械制造业的新技术,在徐滨士的积极倡导下终于在我国应运而生。
1954年,徐滨士大学毕业后,被选调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从事坦克维修教学。当时徐滨士的心就凉了,他想,维修就是敲敲打打,没多大出息。后来他从一份资料上看到,前苏联在卫国战争期间,抢修了43万辆坦克,是平时年产量的15倍,强大的抢修能力对战胜法西斯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次,他下部队调查时,发现许多局部磨损的坦克零部件因不能修复,只好将整个部件报废。从此,他坚定信念,将机械维修专业作为自己奋斗的事业。
20世纪50年代末,我军坦克薄壁零件的修复技术相当落后。徐滨士瞄准这个难点,凭着国外一本杂志上关于振动电弧堆焊修复薄壁零件的简要信息,大胆摸索,终于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了振动电弧堆焊设备,突破了部分坦克薄壁零件不能修复的禁区。
徐滨士并不满足取得的成果,他一直寻求着维修技术的新突破。20世纪70年代末期,当国内兴起镀铁热的时候,徐滨士把适合大型设备现场修复的先进电刷镀技术作为研究方向。他联合多家地方科研院所共同研制了200多种电刷镀镀液,涵盖了机械工程需要的诸多方面,为我国电刷镀技术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潜心“表面”做文章
有一年,天津石油化纤厂的一台进口大型设备主轴损伤,被迫停产。日本专家认为必须购买日本制造的新轴,仅停产造成的损失就达2700万元。而徐滨士采用我国的电刷镀技术,只用了14天,花了13万元,就修复了这台大型设备,并且长时间安全运行。 下转A3版) 上接A1版
徐滨士发现,装备、零部件的损坏有个共同点,就是问题往往出在“表面” 磨损在表面发生,腐蚀从表面开始,疲劳损伤由表面向基体延伸。他想,如果在“表面”二字上下功夫,找出表面维修的本质问题,建立起理论体系,就可以从自发的研究走向自觉的研究,取得好成果。
徐滨士的这一想法与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汤姆・贝尔的设想不谋而合。
20世纪80年代初,汤姆・贝尔教授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表面工程”这个概念,随后,徐滨士在国内学术界极力倡导开展我国表面工程的研究。1987年,徐滨士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学会性质的表面工程研究所,并创办了《表面工程》杂志,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和欢迎。1993年,在徐滨士的建议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成立了。这一工作,把我国机械维修工程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中国要有自己的“再制造”
一次,徐滨士从国内一份媒体的简讯中读到了美国重视对工业品重新制造研究的内容,就是这篇百十来字的短文,让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再制造”技术的重大应用价值,提出了发展我国再制造技术的构想。
所谓“再制造”,就是应用高新技术将废旧产品修复成与原新品性能相当或高于新品的再制造产品。徐滨士把它概括为“高科技维修的产业化”。他认为,无论是军用装备还是民用产品,虽然经过维修可以继续使用,但都有报废的时候。大量的装备、产品报废后怎么办?
徐滨士认为,产品的失效往往在表面发生,如果将我们已有的“表面工程”技术融入到再制造技术中去,对废旧产品进行高技术的改造,就能实现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他在深入研究之后,创造性地赋予再制造技术中国特色的全新内涵。
如今,他担任主任的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从装备再制造设计基础、装备再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再制造质量控制、装备应急维修4个研究方向,展开了系统性研究。这项研究与开发工作,创新了装备全寿命周期模式,奠定了装备重要部件的再制造工程理论和技术基础,提高了装备的服役性能,成为全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的重要平台。由徐滨士推动的再制造技术的发展,必将使我国机械维修工程产生一次飞跃,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