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确定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实施以来,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正在逐步消退,国民经济正在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权威经济部门负责人指出,当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需要抑扬有致、冷热兼治,继续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协调发展。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说,对这次中央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
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正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大好时机。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一、二、三产业发展明显不协调,农业发展滞后,工业、建筑业增长过快,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投资过快增长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业领域。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1至5月,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7.8%,远远高于第一产业11.7%、第三产业27.7%的投资增长速度。
在钢材、水泥、电解铝、纺织和房地产等行业增长过快的同时,产品结构也不合理。在主要工业品中,我国80%以上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不足或严重不足,但还要花大量外汇进口国内短缺产品。我国虽然号称“世界第一钢铁大国”,但生产的大多是低端产品,轿车用板、家电面板、不锈钢等高端产品生产能力不足。目前,我国不少行业粗放型经营,高投入、高消费带来的是低产出、低效益。
我国前一阶段的宏观调控已见成效,当前宏观调控要特别注意结构的调整以及增长方式的转变。权威经济部门有关负责人指出,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方面,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更加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走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之路;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继续加强水利、能源、交通建设,加快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业,以及化工、轻纺、食品等产业,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形成大中小型企业分工协作的组织结构;加快培育资本市场,更多地发展直接融资;积极调整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鼓励和引导合理消费,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摒弃过去那种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的错误观念,应把经济增长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轨道上来。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在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处理好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要改变“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的状况;处理好新建项目和利用现有企业的关系,立足于现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少铺摊子;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高度重视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